如何将光伏扶贫公益事业做成良心工程?
近日,央视一个关于光伏扶贫的视频颇受业内关注。该视频详细记录了央视记者在宁夏光伏扶贫试点区实地采访的情况。去年五月,宁夏的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一年多过去了,这里的扶贫项目却“卡了壳”。此视频中,记者深入采访了各相关方,通过宁夏这个试点,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当前光伏扶贫项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作为视频的主角,红寺堡区的乌沙塘村是宁夏光伏扶贫试点区第一个试点村。按计划,现在这个村子的项目就该建好发电。在乌沙塘村,全村300户农户有100户是贫困户,原计划是要为这100多户农户的屋顶上都安装上太阳能电池板来进行“光伏扶贫”,但现实情况是原定的100户贫困户中,只有10户安装完成。即便是这10户,安装好的设备也只是在屋顶上晒太阳,并没有真正投入使用。
当地扶贫部门给出的说法是奖励政策没有及时下发,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现如今,很多基层扶贫工作都在“等政策”,比较被动,等来了政策,一旦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很容易就造成整个计划停摆。除了政策落实不到位外,当前光伏扶贫发展还出现了整体规划不够明晰,资金来源不确定,光伏电站质量和贫困户收益无法保证等诸多问题。
据国家能源局官方资料显示,2014年10月,“光伏扶贫”的项目在宁夏、安徽、山西、河北、甘肃、青海6省30个县开展首批光伏试点,这项工程在当年也是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到2016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扶贫办、国家能源局、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显示,光伏扶贫项目扩大到全国16个省471个光伏扶贫重点县。按照设想,光伏扶贫将惠及百万贫困户,肯定是件好事。但它不仅是一项公益事业,更应做成良心工程。因此,想要做好光伏扶贫不妨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采用适当的光伏扶贫模式,调动多方参与、确保资金来源
光伏扶贫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融资渠道与融资成本,户用、村级、大型地面光伏扶贫项目都面临融资困难的首要问题,低融资成本是光伏扶贫项目执行的前提要件。
几种典型的光伏扶贫融资模式:
出资方 |
模式 |
一、中央和地方财政 |
政府全额出资 |
PPP模式(政府全额出资购买服务) |
|
二、中央、地方、企业不同比例 |
投资资金+地方财政配套+企业垫付模式 |
投资资金(70-80%)+ 企业投资(20-30%)模式 |
|
企业捐献模式 |
|
三、除政府、企业外,农户贷款 |
扶贫资金(60-70%)+ 农户贷款模式 |
扶贫资金(少部分)+ 农户贷款(90-95%)模式 |
|
县政府1/3+光伏企业1/3+农户贷款1/3模式 |
第一种模式下,光伏扶贫项目资金由中央扶贫资金和地方财政配套,农户、光伏企业均没有负担。第二种模式下,光伏扶贫项目资金由中央扶贫资金、地方财政配套、光伏企业垫资或捐赠等共同解决,农户均没有负担。第三种模式下,光伏扶贫项目资金由扶贫资金、光伏企业解决一部分,另一部分由农户通过无息贷款解决,利用未来的发电收益进行分期还款,相当于农户也没有负担。
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较大额度的配套建设资金支持,但是中央的一些政策恐难以兑现,在部分地区地方政府资金缺口较大。银行方面的贷款力度和优惠幅度也并不能够完全及时到位,将造成部分区域融资成本较高,或由于资金缺乏,或者进度缓慢,或者转接企业,要求垫资,进一步加大了扶贫企业的负担,从而影响到扶贫电站自身的建设。
天合光能的销售总监曾义认为,“光伏扶贫目前的难点在于如何平衡地方政府和投资机构、企业、老百姓之间的关系。企业自己的利益怎么保证?不能单纯的要求企业让利。”
因此在光伏扶贫项目中应选择合适模式,调动金融机构对光伏发电的积极性,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多方有效衔接良性互动,降低农村光伏电站建设门槛,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第二,侧重发展村级和集中式地面电站
常见的光伏扶贫电站分为户用小型电站、村集体和集中式电站。户用小型电站小而分散,施工、维护相对困难,且贫困户屋顶结构、承载力、寿命等很难得到保证,还有使用安全等因素的影响。相对于户用电站,村集体和集中式电站的优势是,相对集中,单瓦系统成本较低,便于建设管理和运维,收益更高,更能保障贫困户的长期稳定收益,当然相应的缺点就是对土地资源以及电网接入硬件条件有一定要求(特别是大型地面集中式电站)。
不难看出,现在户用的光伏扶贫模式并不受企业欢迎。从企业和扶贫的实际情况来看,村级电站越来越得到认可,而且现在国家方面正主推这种形式的扶贫。
“目前总体的政策趋向是支持以村级电站为主要建设模式,来布局‘十三五’光伏扶贫工作。同时,原则上对各省报送上来的村级电站计划不设指标的限制。”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副司长许健民曾公开表示。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统计追踪,现在全国光伏扶贫的项目规模累计大概有300MW的规模,而且其中80%都是以集中电站的形式在做。虽然目前集中电站占了光伏扶贫装机的80%以上,但国家最希望推动的还是村级电站。至于利用农业大棚和荒山荒地建设的电站的形式,涉及农业、土地等问题,最后能否跨上这个大的台阶还有待考量。
对于村级电站和集中电站,彭博新能源财经分析师刘雨菁给出了进一步比较,“村级电站对于农村电网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如果大面积推广村级电站,又涉及农网改造的问题,两者能不能配合好也是一个问题。相比之下,集中电站体量虽然也大,但选址不一定会在贫困村当地,有可能会在土地条件允许、接入条件更好的地方。”
第三,做好光伏电站的专业安装、科学运维工作
很多农村扶贫电站在建设中施工方往往会请当地的乡亲协助,由于他们缺乏专业的施工指导,容易出现粗放式的施工现象,如组件任意踩踏、组件拿放方式不对,还有甚至把组件当作午休的床板。在他们看来很平常的事情,其实对于贫困户来说是间接增加了电站的隐患。本指望靠光伏发电来获得收益的贫困户,因为不专业的施工,给组件造成隐裂等问题,未来将缩短电站寿命,直接影响用户收益。
除了光伏电站的建设,电站运维也十分重要,特别是扶贫项目,虽然在一些地区政策层面提供建设资金,前端建设、补贴都有相关的说明,但对于后期的维护却没有明确规范。对于家用扶贫系统来说检查、清洗都相对好些,贫困户可以自行清洗,只要注意规范操作即可,但集中式的村级电站往往安装在比较偏远的地方,安装好后运维往往处于空白状态,缺乏定期的检查、清洗、维修的工作。长此以往,发电收益将无法保证,寿命也会大打折扣。这与光伏扶贫的本意相违。
因此,光伏说建议在扶贫项目中可以地方可以引入智能监控、智能运维等方法,来降低后期运维工作的费用和难度;供电部门和中标光伏企业应帮助有光伏电站的乡(镇)、村培训建立技术人员,负责对贫困村和贫困户光伏电站运行维护进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