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中环、隆基:三极鼎立,长板为王
光伏产业网讯
发布日期:2020-11-24
核心提示:
通威、中环、隆基:三极鼎立,长板为王
取长补短:一系列动作的背后
多方猜测2个月后,大幕终于被揭起。
9月10日,2020第三届中国国际光伏产业高峰论坛上,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都带着高管团队出席,双方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刘汉元主席在台上讲话和台下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强调,行业应该有所分工,各有所长。但双方都对具体内容讳莫如深。
9月25
仅仅15天后,通威股份与隆基股份宣布战略合作,互相持股高纯晶硅工厂。由于天合代表的210与隆基的182阵营竞争日趋激烈,相继两份公告让业内很多人士如坠云雾。双方于云南保山合作的高纯晶硅工厂(通威51%,隆基49%)于近日动工。
11月17
天合光能和通威股份分别发布公告,称双方将投资共建包括4万吨高纯多晶硅(40亿元)、年产15GW拉棒(50亿元)、年产15GW切片(15亿元)、年产15GW高效电池(45亿元),通威股份在这些项目中均占比65%,天合光能占比35%。
而天合光能的公告则更明确的说明了这些投资的方向和目的:协议签订有助于双方强化深度战略合作,发挥各自在光伏产业链的领先优势。天合光能在2021年底光伏组件产能规划不低于50GW,未来将继续夯实基于大尺寸电池的先进组件产能规模优势。本次双方合资项目将主要生产210系列相关光伏产品,协议有助于降低公司采购成本,为公司供应链的长期稳定提供有力保障,同时,有利于公司分享产业链上游利润,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这也是高纪凡回归A股后的又一大手笔,在此之前,天合光能刚刚与同在常州的亚玛顿签订了21亿元的光伏玻璃销售合同。
11月02
天合光能又与上机数控全资子公司弘元新材料签订了4年20GW的210单晶硅片。
11月19
天合光能发布公告称拟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向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公司天津环欧国际硅材料有限公司(卖方)采购210尺寸单晶硅片,合计数量不少于12亿片(约合12GW),预估合同总金额约65.52亿元(含税,根据当前市场价格测算,实际合同交易总额以最终成交金额为准)。
与此同时,隆基在和老对手晶科、晶澳携手推进182mm硅片以及组件。
所以,这些大企业之间的动作,你看花眼了吗?真的诚如业内所言:在黑暗森林里,人人都带着猎枪吗?
以半导体视角来理解光伏
如果只从光伏历史的角度,是没办法理解这些企业间的合纵连横的。但好在我们的“大哥”半导体产业,早已经历了这些。我们今天的光伏巨头,已有一只脚跨在未来。
近期国家在呼吁中国在各个领域拉长长板,补齐短板,笔者深以为然。近半年来光伏供应链条出现多次震荡,多家企业经此事后痛下决心,补齐短板,拾起在当年行业整体利润低迷时被抛弃的垂直整合模式。
补短板的最佳方式,并不是把短板补齐找平,而是找长板补位后用原来补短板的资源进一步拉长板。
10月上旬,受邀在日本的光伏技术研讨会上就210mm超大硅片及产业链条发展情况做了报告之后,一位对中国颇为精通的日本专家找到笔者,他读过之前笔者写的《门阀的竞争:如果光伏企业在民国》,听了报告以后他抛出一个问题:“这些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博弈,比起民国,是不是更像是三国?”
或许是的。光伏产业进一步集中已经是业内共识,从多路诸侯到阵营间三极鼎立之势已经初成。之所以将其视作“三极”而非“三足”,至少在目前看,三者鼎立之势并非由其对抗或者合作形成,而是由于通威股份、中环股份和隆基股份三者代表了光伏产业目前的极致能力:精益制造、技术创新、产业整合与资本。
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围绕着这三家有长板优势的企业开展更深入的合作。
“富士康化”的通威股份
笔者一直喜欢从“企业基因”的角度看待各家企业,从这点看通威股份是个能够几乎无视产业周期的企业。
精益制造与精细化管理,就是通威的基因。这是一家渔光互补、硅料电池、农副产品甚至办公室租赁都能做到极致的企业。用一位通威高管的话说:“通威的总部大楼比周边同时期建设的新得多。”
也正是这种企业基因,让通威在光伏步入精细化时代后如鱼得水,但在行业混乱的野蛮生长时期,并不能更多发挥精益优势。
11月11日,通威旗下永祥股份首届客户大会举行,通威特别以“共创·共享·共赢”作为大会主题,并表示,当今社会分工高度精细化,在最专业的领域做最优秀的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刘汉元再次强调了光伏产业未来的发展一定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为你好、你为我好的良性健康生态。企业只有做专做精做强,最后才能做大。在这个过程中,相互尊重,相互成全,相互认同,优势互补,才能构建更好的行业生态,才能获取更大的行业利益和价值,才能真正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通威表示,通威将当好晶硅生产的“车间主任”,生产优质优产的电池片,成本更优,质量更好,服务更到家,让行业更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这是通威的定位也是永恒的定位。以“合作、共赢、互惠、协作”的原则,与行业同仁战略携手,是通威的首选和始终坚持的理念。所以,将“共创 共享 共赢”真正落实在行动上,将成为通威未来很长时间的真实写照。未来,通威将继续全面参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良性生态打造,为全行业提供优质低成本的竞争产品,与全行业携手共进,差异化参与,错位竞争,实现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协同和高效发展,共同推动全球能源革命。
这说明,通威上下,是对自身有清醒认识的,并不想或者说至少短期并不想做苹果那样的闭环,而是想依托精益制造的优势,做光伏行业的富士康,或者代工业正在崛起的比亚迪。
富士康代工苹果,也代工华为和小米,只不过因为组件同质化严重,不像手机有较大差异,为了供应安全,互相参股而已。
反观天合光能,也很早在布局天合优配,说明除以210为核心的制造业务之上,还要花更大力气去打造相关的场景化和生态化解决方案,这块的业务与华为和小米的模式很像。
“AMSL”中环股份:技术破局者
作为210mm超大光伏硅片技术的创始者,中环股份在G12的技术和产能上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如同愿意吃螃蟹的AMSL一样,中环股份的成功也是经年累月投入和对于重大技术方向敢于“All in”,拼出来的。
如果说与富士康合作是为了极致的品控与成本,那么半导体巨头们入股AMSL则是为了极致的技术。协鑫已经与中环股份在内蒙合作了单晶硅工厂,预计未来也可能有企业会寻求与其在210拉棒切片上的合作。
技术做到极致后,会在一定时期内拥有垄断地位。目前还有多家企业正在或计划上210的产能,但中环几百项专利建立起来的技术壁垒,可能成为其巩固自身优势的最大护城河。
光伏技术下一步半导体化的趋势已非常明显,那么在这个阶段,在当前业内的这些大佬中间,只有中环董事长沈浩平一个人是从半导体产业“穿越”回来看历史周期重演的。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优势并不只体现在技术实力上,也体现在技术眼光上。
但这样的中环股份也会很辛苦。作为“破壁者”,往往需要厚积而薄发,如同去年8月16日中环股份发布210硅片时的“十年面壁图破壁”一样,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够打破藩篱,开天辟地,尔后行业跟进之后,又要周而复始,披荆斩棘。
隆基:苹果&腾讯/2
其实上述这些企业的操作对隆基而言,都已驾轻就熟。
就笔者自身角度来看,隆基最强的地方有两点:极强的产业链能力与资本能力,以及最大化发挥这两项长板优势的“操作水准”。
隆基的厂房利用率是业内最高的,体现了企业家对制造业的专注,同时无论是面向研发侧还是终端市场,隆基都没有什么短板,这就使其长板更具价值。
早在数年前,隆基就通过一系列的投资形成了非常完善的几乎闭环的生态系统。设备、辅材等企业,隆基和对方都有相互参股。所以就产业链安全而言,隆基在业内是最为扎实的。
产业布局苹果化,背后有腾讯一样的强大资本推动,在中国的光伏产业中,至少在近期,隆基的这种优势几乎是无解的。
资本的力量不言而喻,但资本到底有多么强大,许多光伏这个刚刚以正常的方式拥抱资本的新生行业的人士并不清楚。震撼全球的陶氏和杜邦的合并与拆分,背后就是华尔街的力量。
而在资本的推动下,未来变得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