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株洲所“狂飙”背后,离不开这15家储能供应商
光伏产业网讯
发布日期:2025-02-12
核心提示:
中车株洲所“狂飙”背后,离不开这15家储能供应商
新年刚开工,中车株洲所又在储能行业连续砸出两大消息。
储能项目中标方面,2月8日,国华投资2024年第四批储能系统设备集中采购公开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中车株洲所以单价0.426元/Wh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
储能电芯方面,近日有多家主流电芯厂对外公布与中车株洲所联合开发的688Ah储能电芯成功下线。
据相关消息透露,截止目前完成首轮制样的电芯厂有鹏辉、瑞浦兰钧、楚能、国轩等6家,此外还有数家电芯厂也在抓紧研制中,将陆续推出同款产品。
据悉,2024年9月,中车株洲所首次对外发布下一代储能系统产品CESS-4.0及下一代688Ah储能大电芯,并宣布与业内5家主流电芯厂开展联合开发合作。
2024年下半年以来,储能行业经历深度洗牌。头部企业通过国内及海外储能市场布局和客户资源积累,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出现了强者恒强的局面。
当然,这其中也涌现了一批“黑马”企业,中车株洲所就在其中。
中车株洲所堪称储能系统集成领域发展最快,势头最猛的企业之一。
在WoodMackenzie发布的《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排名报告2024版》显示,2023年,特斯拉以15%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阳光电源第二,中车株洲所位列第三。在亚太地区,中车株洲所位列第一。
实际上,在2024年12月一次会议上,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技术总监罗文广曾透露,中车株洲所24年并网项目73个,装机容量12.67GWh。与23年超过4GWh的并网容量相比,疯狂增长超过200%。
中车株洲所在储能领域“狂飙”的背后也有着一批实力强劲的储能企业。这其中包括电芯/电池企业楚能新能源、鹏辉能源、欣旺达、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国轩高科、兰钧新能源;在温控的合作上,中车株洲所集合了英维克、海信、同飞股份、美的等主流厂商;在BMS&EMS的合作上,则囊括了协能科技、高特电子、中汇瑞德、中航华亿。
楚能新能源
成立于2021年的楚能新能源,是一个新能源赛道的新兵。但从成立至今,楚能新能源已经实现了从0到1的技术产品破局,开发了40余款电池产品,成为湖北省最大的新能源民企。
截至目前,楚能新能源2024年已斩获超30GWh储能订单,其中包括与意大利Cestari战略合作协议的20GWh-30GWh储能项目合作,以及在澳大利亚国际能源展览会上斩获的1.6GWh海外订单。此外,楚能新能源在国内也狂揽订单,累计订单近20GWh,订单总额超过100亿元。
鹏辉能源
“电芯迭代带来了储能产业的不断进步。” 作为一家低调务实的老牌电池厂商,鹏辉能源聚焦底层技术创新,不断推出创新产品。与此同时,鹏辉能源在储能及电池领域的投入并没有减少。
一方面,鹏辉能源继续进行储能产线扩产,在安徽拟投资50亿元建设10GWh储能电芯及储能系统制造工厂及独立共享储能研发基地项目。
另一方面,鹏辉能源在技术创新领域也有着自己的独特布局与谋划。2024年,鹏辉能源将半固态及固态电池设定为另一关键发展方向,并公布了相对清晰的固态电池研发路线图。
欣旺达
作为国内储能应用案例最多最全的企业之一,欣旺达动力聚焦全生命周期降本和极致安全设计两大用户核心诉求。
其产品覆盖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家庭储能、网络能源、智慧能源5大储能解决方案和20余种应用场景,314Ah储能电芯与市场通行的280Ah尺寸一致,同体积容量提升12%,能量密度达180Wh/kg,体积能量密度达395Wh/L,精准成就每一个20尺5MWh储能系统。
同时,欣旺达还发布了625Ah“欣岳”大储电芯,赋能20尺集装箱储能系统能量达6.5MWh以上,预计2025年全球交付。
中创新航
作为最早实现314Ah储能电芯量产的企业,目前中创新航314Ah储能电芯单月出货量已突破3GWh,并在国内外市场得到规模化应用,受到了市场和客户的广泛认可。
近日,在储能领域深耕多年的中创新航凭借旗下规模化电力、工商业、户用储能及船用储能等多项储能应用场景核心产品与解决方案,进入全球及国内多家机构的一级储能厂商榜单Tier1名单,成为全球一级储能厂商。
2024年半年报显示,中创新航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4.69亿元;净利润4.17亿元,同比增长56.6%;其中储能业务营收达27.45亿元,同比增长43.2%,储能业务营收占比也上升至22%。
蜂巢能源
大容量储能电芯的不断推出,也加速了电芯制造工艺的迭代。
2025年伊始,蜂巢能源在其电池日上发布全新“大刀”系列储能电芯——325Ah/350Ah/370Ah/770Ah热复合短刀储能电芯。
2023年,首次提出将热复合短刀技术运用于储能产品中,采用自主研发的磷酸铁锂材料和高性能小颗粒石墨负极,搭配国内乃至全球首创的非对称隔膜设计,大幅提升储能电芯的各项性能。
2021年,实现第一代短刀电芯量产,并开创短刀品类,推行动力电池全域短刀化。
2019年,蜂巢能源发布行业首款短刀电池。
国轩高科
储能已经成为国轩高科的重要增长极。作为电池生产商,国轩高科推出了300Ah、314Ah、330Ah储能大容量电芯。
国轩高科产品线齐全,畅销全球十余个国家。2023年,国轩高科的储能电池出货量超10GWh,同比增速达到100%左右,全球排名第七。
2024年上半年,国轩高科实现营业收入167.94亿元,同比增长10.20%。
报告期内,国轩高科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两大业务均实现增长,带动公司营收上升。其中,动力电池系统营业收入117.01亿元,同比增长11.67%,占总营收比重为69.67%,毛利率为13.57%,同比增长2.65%。动力电池装车量为9GWh,同比增长38.20%,位居全球第八。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排名TOP10企业中,位居第七位,整体排名有所提升。储能电池系统营业收入43.39亿元,同比增长4.64%,占总营收比重25.84%,毛利率为23.87%,同比增长36.95%。
瑞浦兰钧和兰钧新能源
兰钧新能源成立于2020年7月,2021年8月兰钧新能源被瑞浦兰钧收购,成为瑞浦兰钧控股子公司。
2024年,瑞浦兰钧先后与Powin签署了12GWh问顶320Ah储能电芯合作框架协议;与JUNGWOO达成2025年度采购协议,购买7GWh以上储能系统/电芯;与乐亿通达成合作,未来三年内采购约5GWh电芯。仅粗略统计,瑞浦兰钧24年合计在手订单已达24GWh。
截至目前,瑞浦兰钧针对户储具备50Ah、72Ah、100Ah等电芯产品,针对工商储及大型储能具备280Ah、314Ah、345Ah、392Ah、564Ah等电芯产品,构成了全谱系储能专用电芯体系。基于以上电芯产品,瑞浦兰钧的储能系统产品也全面覆盖了户储、工商储、大储领域。例如针对工商储的高压液冷户外柜、低压液冷户外柜;针对大储的Y52液冷储能系统、20尺标准Powtrix 6MWh储能系统等。其中,Powtrix储能系统,直流侧装机容量达到6MWh以上,效率可达95%以上,可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4h以上长时储能需求。
储能项目中标方面,2月8日,国华投资2024年第四批储能系统设备集中采购公开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中车株洲所以单价0.426元/Wh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
储能电芯方面,近日有多家主流电芯厂对外公布与中车株洲所联合开发的688Ah储能电芯成功下线。
据相关消息透露,截止目前完成首轮制样的电芯厂有鹏辉、瑞浦兰钧、楚能、国轩等6家,此外还有数家电芯厂也在抓紧研制中,将陆续推出同款产品。
据悉,2024年9月,中车株洲所首次对外发布下一代储能系统产品CESS-4.0及下一代688Ah储能大电芯,并宣布与业内5家主流电芯厂开展联合开发合作。
2024年下半年以来,储能行业经历深度洗牌。头部企业通过国内及海外储能市场布局和客户资源积累,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出现了强者恒强的局面。
当然,这其中也涌现了一批“黑马”企业,中车株洲所就在其中。
中车株洲所堪称储能系统集成领域发展最快,势头最猛的企业之一。
在WoodMackenzie发布的《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排名报告2024版》显示,2023年,特斯拉以15%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阳光电源第二,中车株洲所位列第三。在亚太地区,中车株洲所位列第一。
实际上,在2024年12月一次会议上,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技术总监罗文广曾透露,中车株洲所24年并网项目73个,装机容量12.67GWh。与23年超过4GWh的并网容量相比,疯狂增长超过200%。
中车株洲所在储能领域“狂飙”的背后也有着一批实力强劲的储能企业。这其中包括电芯/电池企业楚能新能源、鹏辉能源、欣旺达、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国轩高科、兰钧新能源;在温控的合作上,中车株洲所集合了英维克、海信、同飞股份、美的等主流厂商;在BMS&EMS的合作上,则囊括了协能科技、高特电子、中汇瑞德、中航华亿。
楚能新能源
成立于2021年的楚能新能源,是一个新能源赛道的新兵。但从成立至今,楚能新能源已经实现了从0到1的技术产品破局,开发了40余款电池产品,成为湖北省最大的新能源民企。
截至目前,楚能新能源2024年已斩获超30GWh储能订单,其中包括与意大利Cestari战略合作协议的20GWh-30GWh储能项目合作,以及在澳大利亚国际能源展览会上斩获的1.6GWh海外订单。此外,楚能新能源在国内也狂揽订单,累计订单近20GWh,订单总额超过100亿元。
鹏辉能源
“电芯迭代带来了储能产业的不断进步。” 作为一家低调务实的老牌电池厂商,鹏辉能源聚焦底层技术创新,不断推出创新产品。与此同时,鹏辉能源在储能及电池领域的投入并没有减少。
一方面,鹏辉能源继续进行储能产线扩产,在安徽拟投资50亿元建设10GWh储能电芯及储能系统制造工厂及独立共享储能研发基地项目。
另一方面,鹏辉能源在技术创新领域也有着自己的独特布局与谋划。2024年,鹏辉能源将半固态及固态电池设定为另一关键发展方向,并公布了相对清晰的固态电池研发路线图。
欣旺达
作为国内储能应用案例最多最全的企业之一,欣旺达动力聚焦全生命周期降本和极致安全设计两大用户核心诉求。
其产品覆盖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家庭储能、网络能源、智慧能源5大储能解决方案和20余种应用场景,314Ah储能电芯与市场通行的280Ah尺寸一致,同体积容量提升12%,能量密度达180Wh/kg,体积能量密度达395Wh/L,精准成就每一个20尺5MWh储能系统。
同时,欣旺达还发布了625Ah“欣岳”大储电芯,赋能20尺集装箱储能系统能量达6.5MWh以上,预计2025年全球交付。
中创新航
作为最早实现314Ah储能电芯量产的企业,目前中创新航314Ah储能电芯单月出货量已突破3GWh,并在国内外市场得到规模化应用,受到了市场和客户的广泛认可。
近日,在储能领域深耕多年的中创新航凭借旗下规模化电力、工商业、户用储能及船用储能等多项储能应用场景核心产品与解决方案,进入全球及国内多家机构的一级储能厂商榜单Tier1名单,成为全球一级储能厂商。
2024年半年报显示,中创新航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4.69亿元;净利润4.17亿元,同比增长56.6%;其中储能业务营收达27.45亿元,同比增长43.2%,储能业务营收占比也上升至22%。
蜂巢能源
大容量储能电芯的不断推出,也加速了电芯制造工艺的迭代。
2025年伊始,蜂巢能源在其电池日上发布全新“大刀”系列储能电芯——325Ah/350Ah/370Ah/770Ah热复合短刀储能电芯。
2023年,首次提出将热复合短刀技术运用于储能产品中,采用自主研发的磷酸铁锂材料和高性能小颗粒石墨负极,搭配国内乃至全球首创的非对称隔膜设计,大幅提升储能电芯的各项性能。
2021年,实现第一代短刀电芯量产,并开创短刀品类,推行动力电池全域短刀化。
2019年,蜂巢能源发布行业首款短刀电池。
国轩高科
储能已经成为国轩高科的重要增长极。作为电池生产商,国轩高科推出了300Ah、314Ah、330Ah储能大容量电芯。
国轩高科产品线齐全,畅销全球十余个国家。2023年,国轩高科的储能电池出货量超10GWh,同比增速达到100%左右,全球排名第七。
2024年上半年,国轩高科实现营业收入167.94亿元,同比增长10.20%。
报告期内,国轩高科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两大业务均实现增长,带动公司营收上升。其中,动力电池系统营业收入117.01亿元,同比增长11.67%,占总营收比重为69.67%,毛利率为13.57%,同比增长2.65%。动力电池装车量为9GWh,同比增长38.20%,位居全球第八。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排名TOP10企业中,位居第七位,整体排名有所提升。储能电池系统营业收入43.39亿元,同比增长4.64%,占总营收比重25.84%,毛利率为23.87%,同比增长36.95%。
瑞浦兰钧和兰钧新能源
兰钧新能源成立于2020年7月,2021年8月兰钧新能源被瑞浦兰钧收购,成为瑞浦兰钧控股子公司。
2024年,瑞浦兰钧先后与Powin签署了12GWh问顶320Ah储能电芯合作框架协议;与JUNGWOO达成2025年度采购协议,购买7GWh以上储能系统/电芯;与乐亿通达成合作,未来三年内采购约5GWh电芯。仅粗略统计,瑞浦兰钧24年合计在手订单已达24GWh。
截至目前,瑞浦兰钧针对户储具备50Ah、72Ah、100Ah等电芯产品,针对工商储及大型储能具备280Ah、314Ah、345Ah、392Ah、564Ah等电芯产品,构成了全谱系储能专用电芯体系。基于以上电芯产品,瑞浦兰钧的储能系统产品也全面覆盖了户储、工商储、大储领域。例如针对工商储的高压液冷户外柜、低压液冷户外柜;针对大储的Y52液冷储能系统、20尺标准Powtrix 6MWh储能系统等。其中,Powtrix储能系统,直流侧装机容量达到6MWh以上,效率可达95%以上,可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4h以上长时储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