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徽:2023年光伏制造业实现营收超2900亿元

光伏产业网讯 发布日期:2024-01-30
核心提示: 2023年光伏制造业实现营收超2900亿元、升至全国第3位

1月29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2024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23年光伏制造业实现营收超2900亿元、升至全国第3位,锂离子电池制造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增长1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2%、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70.3%。在一条条新赛道上,安徽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

报告还指出,2024年加快建设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开展下一代电池技术等领域技术攻关,推广“光伏+”综合应用。实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原文如下:

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23日在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省人民政府省长 王清宪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坚强领导下,锚定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建设“七个强省”奋斗目标,攻坚克难,开拓奋进,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4.71万亿元,增长5.8%。粮食产量830.16亿斤,再创新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39亿元,增长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0%。进出口总额增长7.8%,总量升至全国第10位。全省经济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人造太阳”装置实现403秒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光纤量子密钥分发突破千公里,“九章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突破255个光子操纵,均创世界新纪录。计算光刻EDA软件、高温合金叶片、叠屏显示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8.2件、增长19%,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前列。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汽车产量249.1万辆、增长48.1%,新能源汽车产量86.8万辆、增长60.5%。光伏制造业实现营收超2900亿元、升至全国第3位,锂离子电池制造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增长1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2%、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70.3%。在一条条新赛道上,安徽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PM2.5平均浓度34.8微克/立方米,下降0.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2.9%,提高1.1个百分点。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0.2%,提高3.1个百分点。长江安徽段江豚种群数、野外扬子鳄种群数明显增多。江淮大地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46元、增长5.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44元、增长8%。城镇新增就业72.2万人,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5.2%。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社会救助标准持续提高。“民有所呼、我必呼应”,人民群众获得感越来越充实。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适应形势变化,打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组合拳。把握经济恢复阶段性特征,多措并举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推进“徽动消费”行动,传统消费稳定恢复,新型消费快速增长,旅游人数和收入超过疫情前水平。有效展开“投资安徽行”系列活动,制造业投资增速连续24个月保持18%以上,占比提高到31.1%,全省新开工50亿元以上项目76个。加强产业链招商,推行平台招商、基金招商、场景招商等新模式,“双招双引”成效持续扩大。常态化开展为企服务活动,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860亿元,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兑付资金99.7亿元、惠及企业2.3万户。人民币贷款增量突破万亿元,贷款余额增长15.8%、连续13个月居全国首位,其中制造业贷款增长29.1%、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27%。电力迎峰度夏度冬平稳顺利。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地方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二)以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旗帜性抓手,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进一步提升。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科技设施平台功能持续增强,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合肥先进光源开工建设,深空探测实验室实质化运行。新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5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高新技术企业数增长28%、总量居全国第8位,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增长54%、总量居全国第7位,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9户、总量居全国第8位。企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研发机构、有效发明专利占全社会比重均超过80%。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全面推开。第二届中国(安徽)科交会成功举办。创新实施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5971亿元、增长54%。“科大硅谷”建设起势良好,新入驻科技型企业846家、创新创业人才近万人,设立海内外创新中心9家。安徽省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成运行。启动实施人才兴皖工程,推出4.0版人才政策,组织开展“人才安徽行”系列活动,新增各类人才95.5万人、总量达1272万人。

(三)积极开拓高质量发展新赛道,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势头强劲。聚力打造汽车“首位产业”,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政策举措,全面展开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布局,大众新能源汽车研发创新中心落户合肥,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组建运行,全省统一充换电综合服务平台建成使用。十大新兴产业全面发力,集成电路产量增长1倍以上,柔性显示产业产值增长1.9倍,装备制造产业营收突破万亿元,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5200亿元。新创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6个,居全国前列。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完成规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7737户、规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应用3.46万个。未来产业有序布局,全国首个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挂牌运营,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数字安徽建设深入推进,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驻用户107.2万户、服务企业510.1万次,“海行云”“凯盛AGM”入选国家级“双跨”平台,培育国家级5G工厂19个、居全国第4位。

(四)深层次改革加快推进,高水平开放取得新的积极进展。启动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组建省粮食产业集团、省生态环境产业集团,省属企业布局新兴产业投资536.5亿元、增长33.2%。实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高效办理民营企业家恳谈会清单事项,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9.7%。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全面运营,新增境内上市公司14家,总数175家、升至全国第7位,其中科创板上市公司24家、居全国第6位。国家级开发区全部实现产业用地“标准地”方式出让。启动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首批29项改革全省复制推广,“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综合得分和最佳口碑排名均位列全国前十。创业安徽深入推进,创建国家级创新创业孵化载体19个,新登记经营主体141万户、增长19%,科创、融创、共创的氛围更加浓厚。

精心组织“徽动全球”出海行动,稳外贸稳外资成效显著。“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11.6%,汽车出口114.7万辆、增长80.1%。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超30%,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20.1%。创建“海客圆桌会”等新型引资平台,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超500家。皖企“走出去”覆盖145个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增长35.9%。自贸试验区6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池州皖江江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通过验收,合肥中欧班列发运量增长13%,开通至墨西哥国际汽车滚装航线,填补我省远洋运输航线空白。世界制造业大会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徽商总会正式成立,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黄山)论坛、国际商协会大会等实现平台化运行。外事、侨务、对台、港澳工作取得新进展。

(五)服务和融入重大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协调共进格局加快构建。坚持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精心主办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共同签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土空间规划等9项合作协议。G60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揭牌运行,牵头成立工业互联网产业链联盟,“7+3”结对合作园区挂牌运营。合肥、芜湖成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联动发展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远程窗口开通运行,152项高频事项“一网通办”,52项居民服务实事“一卡通办”。深入落实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共建“一带一路”等战略,实施一批通道对接、产业互促、环保共治等省际合作项目,安徽联动长三角与中部地区“桥头堡”功能进一步加强。

培育增强全省各区域发展动能。以产业发展引领皖北振兴,制定支持皖北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等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合肥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升安徽长江城市带科创实力和制造业能级。推进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上海与六安对口合作落地制造业项目40个。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有序展开,一批重大文旅项目相继签约。

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改善。长三角(芜湖)智算中心加快建设,全省算力统筹调度平台上线运行,智能算力突破7000P,5G基站突破12万个。合武高铁安徽段、京台高速合肥至蚌埠段改扩建、凤凰山水库等项目开工建设,昌景黄高铁、滁宁城际滁州段、无岳高速、阜阳机场改扩建等项目建成运营。合肥、芜湖、阜阳、安庆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获批建设。江淮运河全线通航,全省双通道达海、两运河入江、河江海联运新格局正在形成。

(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启动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442.7万亩,实施大中型灌区改造项目36个,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达12家、居全国第2位。推进“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启动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新认定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100个,绿色食品全产业链产值1.2万亿元。推进科技强农,安徽耕云农业大模型落地应用,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5%。成功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启动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建设精品示范村200个、省级中心村838个,提质改造农村公路4166公里。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淮北“一杯茶”七步调解工作法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7872元、增长15.2%。

(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低碳发展呈现新气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主要指标改善幅度居全国前列,长江、淮河干流出境水质保持Ⅱ类,巢湖总磷、总氮浓度分别削减19.5%、23.4%,治理农村黑臭水体1176个。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扎实推进。排查整治餐饮油烟、噪声扰民等群众“家门口”环境问题3.8万个。长江禁渔三年强基础目标圆满实现。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获批建设。新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个,马鞍山薛家洼、芜湖十里江湾成为最美岸线。完成人工造林28.15万亩。第十四届中国(合肥)国际园林博览会成功举办。长丰获批全国首批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1213万千瓦,累计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44.6%。

(八)积极呼应群众急难愁盼,民生保障进一步加强。创办“民声呼应”平台体系,是我省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的品牌工程,我们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联动机制,平台载体汇聚群众关切问题3.62万个、已解决3.5万个。统筹投入资金492.8亿元,实施10项暖民心行动和50项民生实事。皖北13个县(区)实现城乡供水地下水水源替换。启动“家门口”就业三年行动,实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推进计划,开发政策性岗位20.9万个。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07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新进展,合肥大学、蚌埠医科大学正式揭牌,安徽高等研究院和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启动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增至9个、居全国第2位,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健全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家庭适老化改造惠及5.47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8.4万套,改造老旧小区1273个,完成“难安置”房屋53.4万套。社会保障安全网得到加强,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残疾人“两项补贴”对象保障标准实现动态提高。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红十字、慈善、志愿服务等事业取得新进展。民族和睦、宗教和顺局面得到巩固,援藏援疆工作扎实推进。

文化传承发展成果丰硕。凌家滩遗址被认定为中华文明“古国时代”第一阶段标志性遗址,新认定中国传统村落70个。文艺创作精品迭出,荣获全国性文艺奖项18个。“中国好人”上榜人数全国第一。691个公共文化空间投入使用,省科技馆新馆建成开放。我省体育健儿在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上取得佳绩。哲学社会科学、参事文史、档案方志等工作得到加强。

深入推进平安安徽建设。黄山、芜湖做法入选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优秀创新经验,“六尺巷六步走”调解法等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开展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化解攻坚行动,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群众满意率“双上升”。保交楼累计完成交付86.4%。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扎实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打早除小”工作。深化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9.4%。食品药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不断完善。气象、地震、防灾减灾等工作进一步加强。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军民科技协同、军地战略合作不断加强,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落地有力,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在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我们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从“六破六立”入手,推动思想大解放、环境大优化、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任务大落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化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化解“新官不理旧账”类问题82个,全省办结行政复议案件9380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100%。省级政府透明度指数居全国第3位。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方面监督,制定修改废止省政府规章9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14件,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1136件、省政协提案675件。完善扁平化管理、专业化推进的机制,工作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增强。深入推进零基预算改革,统筹整合110个预算单位资金设立10个大专项,以资金分配方式改革倒逼政府部门工作协同、实现集中财力办大事。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开展“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专项整治,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营造风清气正劲足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

过去一年,我们克服困难、坚毅前行,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带领全省人民团结拼搏、开拓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在各个岗位辛勤工作的全省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皖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在群众身边辛勤奉献的基层干部和工作者,向所有关心支持安徽改革发展的中央各部门、兄弟省区市、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我省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有待进一步巩固。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较突出,增强欠发达地区发展动能有待突破。生态环境质量还存在不稳定因素,节能减排降碳任务艰巨。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就业总量和结构性矛盾并存。政府系统干部队伍素质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个别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有的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突出,少数领域腐败问题仍有发生。这些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我们要增强信心和底气,积极有效解决问题,奋发有为应对挑战,不辜负全省人民期待!

二、2024年重点工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紧扣“三地一区”战略定位、“七个强省”奋斗目标,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奋力开创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局面。

综合分析形势,当前我省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具有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强劲韧性,拥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广阔机遇,但也面临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各种困难挑战。我们必须更好落实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要求,夯实“稳”的基础,增强“进”的动能,树立“破”的勇气,提高“立”的质效,扎实做好政府各项工作。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16万元/人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9%左右,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7.5%,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68万人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2.7%左右,人才资源总量1380万人,粮食产量及播种面积、生态环境质量等指标完成国家下达年度目标任务。

重点做好十一个方面工作。

(一)一体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强化高质量发展基础支撑

深入推进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把科技创新势能更多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建强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国家实验室服务保障,加快建设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高地。开工建设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实验设施,争取深空探测重大标志性工程立项实施。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智能成套装备、基础软件等领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新建一批前沿技术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重组升级省(重点)实验室100家以上。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到科技领军企业的梯次培育体系,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净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0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500家以上、科技领军企业10家左右。推进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研究院。深入实施“两清零”行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研项目立项、组织实施、评价等机制。加快全省应用场景一体化大市场建设。持续办好“双创汇”活动。建成“科大硅谷”高新孵化园,高质量运营“一栋楼就是一个创新联合体”的创新单元60个以上。推动“科大硅谷”、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羚羊工业互联网等平台相互赋能,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互动机制,形成富有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提升教育服务发展能力。加强“双一流”培育,启动特色高校、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支持应用型大学发展双元制本科教育。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高水平建设新设置专业。加快建设安徽高等研究院,支持高校与科研机构、头部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加强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支持创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加快建设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市域产教联合体,启动建设首批县域产教融合体。

扎实推进人才兴皖工程。深入实施江淮英才培养计划和万名博士后聚江淮行动,推进江淮战略帅才引进项目,集聚培养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常态化开展“人才安徽行”系列活动。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培育高技能人才12万人。持续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吸引更多毕业生留皖就业创业。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人才“引育留用”机制,畅通企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完善高层次人才精准服务体系,健全“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扩大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范围,开展科技人才评价、科研单位综合授权等改革,让各类人才汇聚安徽、迸发活力。

(二)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

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打造智能绿色的制造强省。

乘势而上壮大汽车“首位产业”。支持汽车“皖军”做强做大,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培育招引关键领域零部件优质企业,完善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机制化对接平台,引导传统零部件企业向“新能源化”转型。推动汽车制造向“产品+服务”延伸,支持发展汽车新零售、充换电服务等新业态。依托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新建2家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类实验室。通过努力,“三位一体”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开放共生的产业生态更具活力。

加快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加快建设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开展下一代电池技术等领域技术攻关,推广“光伏+”综合应用。实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巩固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支持动态存储芯片、新型显示等产品迭代升级,加强声谷、视谷、传感谷建设。培育壮大新材料优势产业,支持聚乳酸、光学薄膜等产品攻关研发和推广应用,推进镁基新材料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发展医药健康产业,建设生物医药、现代中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集群,创设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和临床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增强高端装备产业自主可控、基础配套、服务增值、智能制造能力,培育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200个以上。支持智能家电、智慧家居产品研发,推出一批应用生态场景解决方案。抢占空天信息产业制高点,支持北斗规模化应用和商业卫星研发制造,加强深空互联网、深空遥感等技术研发,吸引更多商业航天公司落户。加快合肥、芜湖低空经济产业高地建设,拓展低空产品和服务应用场景。积极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启动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快布局量子信息领域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开展通用人工智能应用生态构建行动,推进元宇宙应用场景平台建设,统筹抓好聚变能源、化合物半导体、合成生物、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培育。

加快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一链一策”打造高水平现代化产业链。完善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加强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创建,培育一批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200项以上,新增规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5000家以上。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开展开发园区“腾笼换鸟”突破攻坚。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建设中国建造(安徽)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广智能建造和绿色建筑,培育发展特级资质企业。

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促进“数实融合”,发展“数智云网链”等新兴数字产业,加强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创建,持续扩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推进工业互联网高地建设,完善提升羚羊等国家级“双跨”平台功能,新培育省级以上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10家以上。建成全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芜湖数据中心集群,系统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高质量行业数据集规模达200TB,智能算力达12000P。

推进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20项工程,加快发展工业设计、软件信息、科技服务等产业。鼓励发展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等新模式,发展一批企业数字化转型方案提供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加快引育5A级物流企业,建设一批供应链服务平台。

(三)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进一步筑牢经济回升向好基础

强化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实现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投资向提质增效跃升,促进经济良性循环、持续向好。

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完善实施促消费政策,优化消费券发放范围和使用体验。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大宗消费,深入开展汽车下乡、以旧换新、家电售后服务提升等活动,推进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发展即时零售,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等消费增长点,扩大皖产国货“潮品”供给。优化消费环境,加快建设15分钟便民生活圈,培育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新场景。发展城郊游、乡村游、周末度假游,建设一批百姓身边的休闲好去处。实施县城商业街建设提升行动,完善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深入实施“投资安徽行”系列活动,开展先进制造业投资“领跑”计划,制造业投资增长10%以上。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装备等消费产品产业投资,拓展医院住院设施改造提升、养老保障服务、中外合作办学等民生领域投资空间。紧扣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节能减排降碳、水利防灾减灾、粮食和能源安全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项目。

提升“双招双引”质效。把“双招双引”与产业集群培育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积极引育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团队,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深化“双招双引”模式创新,完善基金招商伙伴体系,广泛开展产业链招商、场景招商、科技招商。进一步优化专业化专班工作机制,引导区域间产业链协同,有效防范招商引资中的恶性竞争和潜在风险。

(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切实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深入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把握市场化改革重点,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创新活力和全社会创造力。

开展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进重点领域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加快国有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布局。组建省文旅投资控股集团。深化新一轮港航资源整合,引导省属企业参与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建设。支持国有企业做强做优主业,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现代公司治理水平。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标志性举措,整治招投标等领域歧视性规定和做法。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推行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健全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机制。民营经济是安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推进安徽高质量发展,就必须焕发民营经济活力,就必须激扬企业家精神,就必须成全企业家的创新创意创造。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支持合肥都市圈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推动“标准地”改革向服务业领域延伸,扩大“工业上楼”试点。完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制度体系,支持合肥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推进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施“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数据资源登记试点,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和授权运营。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快合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化“贷投批量联动”试点,扩大“共同成长计划”覆盖面。升级建设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构建全线上、全场景、全主体、全周期综合金融服务矩阵。发展壮大多元化股权融资,加快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募投运营,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风投创投集聚区。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

更高标准创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实施新一轮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行极简审批、极优服务,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多渠道收集、高效率办理企业诉求,切实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建立政策一致性评估机制,开展惠企政策综合性集成创新,推出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升级版。高标准建设安徽(合肥)创新法务区,加快汇聚国内外优质法务资源,打造一流法律服务高地。

(五)更大力度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向海而兴广阔空间

以产业开放为重点,以高能级开放平台建设为抓手,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大力吸引和利用外资。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国际性组织、专业投资机构等多种渠道,创新合作模式,力争引进外资取得新的突破。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在安徽再投资和设立地区总部、功能性机构。完善联系服务外资项目和企业机制,优化外籍员工停居留服务和生活环境。更好服务优质企业“走出去”,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加强“一带一路”、RCEP等市场开拓,稳定和扩大机电产品、“新三样”等优势产品出口,加快发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20%以上。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等进口。加强外贸增量资源培育,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1000家以上。支持企业开展国际产品认证和标准化建设,增强应对碳壁垒能力。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培育贸易双循环试点企业150家以上。

加强高能级开放平台建设。深化自贸试验区建设,更好用制度创新促进新兴产业集聚。推进合肥机场、芜湖港智慧口岸试点建设,增开国际及地区全货机航线,申建蚌埠、合肥空港综保区。延伸合肥中欧班列服务网络,加快推进芜湖塔桥物流基地建设。提升世界制造业大会等展会市场化、国际化水平。做实“海客圆桌会”等对接平台,支持黄山“国际会客厅”建设。加强外事、侨务、对台、港澳工作,拓展国际友城合作和民间交流。

(六)深入实施重大国家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落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次座谈会精神,发挥国家战略叠加优势,推动全省各区域各板块协同共进,提升全省整体发展能级。

高效落实重大国家战略。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个最大机遇,高质量推进各领域共建共享。协同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策源地,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合作共建。深度参与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协作,完善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跨界协同机制,加快产业锻长补短。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启动建设长三角(安徽)生态绿色康养基地。积极共建长三角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加快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安徽联动发展区。推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加快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深入实施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共建“一带一路”等战略,高水平建设省际重要物流节点和合作园区,加快构建链接东中部市场化要素对接平台,把安徽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左右逢源”的开放优势。

加快皖北全面振兴。坚持“四化同步”,支持皖北地区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皖北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聚焦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等重点产业集群建设,集中资源、集中力量、集中攻坚,力争皖北快速形成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用好沪苏浙城市与皖北城市结对合作帮扶机制,提升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水平。加密扩容基础设施网络,适度超前布局新基建,扩大重大科创平台、开放平台布局,改善皖北高质量发展支撑条件。加大公共服务补短板力度,启动皖北地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深入实施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完成405万人地下水水源替换。

全面增强各区域发展动能。落细合肥都市圈各区域功能分工,推进合淮产业走廊、合六经济走廊、合滁合作园等建设。支持安徽长江城市带打造智能制造走廊,走在高水平开放前列。加快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推进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文旅康养基地等建设。加快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立全域联动机制,开展业态融合创新,加快发展休闲度假、创意经济、体育赛事、医疗康养、会展经济、文化服务等高端服务业集群。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培育百亿级集群25个。

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把握以人为本重要原则,以增强城市活力和竞争力为目标,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对要素和产业的集聚力。以城市群、都市圈为基本依托,因城施策,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提升县城建设发展水平。扩大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建设产城融合高品质园区和便捷舒适的幸福社区。推进创业城市创建,打造活力充盈的创业安徽。创新投融资模式,实现城市内涵式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实施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行动,构建特色鲜明、近悦远来、活力迸发的安徽城市矩阵。

加快建设互联互通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优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开工建设徐州至商丘高速宿州段、扬马城际、合肥新桥机场飞行区扩建、芜宣机场改扩建等项目,加快沿江高铁、淮宿蚌城际、和县至襄阳高速、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等项目建设,建成池黄高铁、宣绩高铁、合周高速寿县至颍上段、亳州机场、蚌埠机场等项目,新增高铁通车里程200公里以上、高速通车里程300公里以上。加强“水运上的安徽”建设,实施长江、淮河干支流航道整治和内河航道畅通重大工程。推进水网先导区建设,加快实施引江济淮二期等重大工程。推进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争创安庆港口型、阜阳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提升郑蒲港等港口物流功能,加快合肥派河国际综合物流园汽车物流中心、阜阳铁路国际物流港等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建设全省铁水联运物流服务平台,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七)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

加快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全面实施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优链、优农重点工程。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亿亩以上。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高标准农田投资补助水平,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420万亩。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支持种业“保育繁推服”全产业链发展。

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深化农产品加工业跨越提升行动,新增产值超10亿元龙头企业5家、产值超50亿元加工园区3家。推进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招引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深入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构建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力争肉牛饲养量达200万头。突出标准引领,推动徽派预制菜产业品牌化、集群化发展。新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900个以上。

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抓好首批精品示范村规划建设,新增精品示范村200个、省级中心村800个左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成70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改厕27万户,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83%。新改建农村公路3000公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7%以上,村级养老服务站覆盖率提高到45%以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化“百校联百县兴千村”“万企兴万村”行动,推动脱贫地区产业发展提档升级、提质增效,进一步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深入推进农村改革。把二轮土地延包工作作为当前农村改革的“一号任务”,扎实做好整省延包试点。高质量完成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集体经营收益5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30%。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分类稳妥开展耕地恢复。健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有效机制,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新动力。

(八)加强高品质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实施美丽安徽建设规划纲要,突出抓好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新一轮提升工程,加快建设山水秀美的生态强省。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计划,开展皖北地区空气质量提升攻坚。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加强长江、淮河、巢湖等重点流域排污口“查测溯治”,开展不达标国控断面攻坚。更新改造市政污水管网1500公里,新增城市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40万吨。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三年行动,基本消除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强化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开展耕地污染成因排查整治。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强新污染物治理。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持续解决好群众“家门口”环境问题。

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强化重要生态空间保护。持续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强“四廊两屏”建设,完成人工造林25.95万亩,实施10处重要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加快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修复废弃矿山300个以上。升级打造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实施皖苏、皖赣长江干流横向生态补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巢湖流域“山水工程”建设,打造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样板。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有序实施碳达峰行动,支持亳州、合肥高新区开展国家碳达峰试点,支持淮南等地开展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立健全分市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推进全省“双碳”管理一体化平台建设。增强能源保供基础能力,开工建设陕电入皖工程,新增支撑性电源装机222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500万千瓦以上。推进能源综合改革创新试点扩面提效。“一企一策”实施重点企业节能降碳升级改造,建设一批零碳产业园。持续开展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深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盘活低效用地4万亩以上。广泛开展“美丽安徽我是行动者”活动,在全省营造人人减碳、人人节约、人人呵护碧水蓝天的风尚。

(九)大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发挥安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优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快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

加强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提升行动,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精准化服务水平。开展全域文明创建,力争实现地级全国文明城市全覆盖。选树一批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持续打响“好人安徽”品牌。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强文艺精品创作,设立新安文学艺术奖,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深入发掘长江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加强徽文化发掘整理、传承创新,实施徽学研究提升、徽州文书馆藏、黄梅戏曲本典藏等工程。推进凌家滩遗址、淮南武王墩墓等考古发掘,加快长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安徽段)建设,开展传统村落、传统建筑普查认定和保护传承。扩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供给,加快建设安徽百戏城、省文化馆新馆、省非遗馆,建成公共文化空间600个以上,新建口袋体育公园100个。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参事文史、档案方志等工作。完善全媒体传播体系,提升传播影响力、感召力,让蓬勃向上的安徽人人向往。

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带动工程,建设一批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等特色小镇和园区。抢占数字文化产业制高点,支持通用人工智能、未来显示、元宇宙等在文化产业领域集成应用和创新,加快发展数字出版、数字视听、数字创意、数字娱乐等新型文化业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面实施高品质旅游强省建设“六大工程”,推动农文旅、商文旅、体文旅等一体发展。推进省属文化企业改革创新,加快建设一流文化企业。

(十)着力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推动“民声呼应”提质增效。进一步完善“民声呼应”工作机制,畅通反映渠道,加强数字赋能,实现各类载体高效联动,提升快速响应能力和诉求办理质量。把握民生需求变化和民生工作规律,提升民生问题源头治理水平。完成“难安置”问题专项治理,大力推进物业管理服务提升攻坚。实施50项民生实事,其中新增农村敬老院运营服务能力提升、分类资助低收入人口参加基本医保等,切实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提升教育公平和质量。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27所。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达标创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人口变化,优化调整基础教育学校布局和学位供给。促进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确保高考综合改革“首考”平稳顺利。调整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建设高水平“中职专业(群)+实训基地”300个左右。推进老年学校扩容增量提质,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壮大高素质教师队伍。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发挥产业、就业、创业政策协同作用,提供更多优质就业岗位,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实施就业困难人员“一人一策”援助计划,开发更多“家门口”就业岗位。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持续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整治,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稳妥推进基本医保省级统筹,实行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加快建立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发展银发经济,建设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体)100个,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4万户。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推动城乡低保等救助提质增效,逐步把防止返贫和低收入人口帮扶两个政策体系统一起来。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保护,做好红十字、慈善等工作。

提高健康安徽建设水平。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减轻生育、养育、教育负担。高质量建设和运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15个。深化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行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深入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提升计划”。强化重大疫情防治体系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加强华佗中医药研究院、新安医学研究院和大别山中医药研究院建设,支持亳州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新创一批国家卫生城镇。

(十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安徽

坚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加强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深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综合治理和转型发展,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监测预警。强化“三保”支出预算执行硬性约束,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稳妥化解重点企业信用违约风险。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加强在建项目预售资金监管,实现保交楼项目全部交付。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保障+市场”住房供应体系,更好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住房问题,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启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整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智慧监管。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二期建设,完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更新改造城镇燃气管道等地下管网2500公里。加快城市生命线产业发展。实施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广“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全面构建“一站式”解纷体系。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健全积案化解长效机制。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严厉打击涉黑涉恶、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全面做好民族宗教、援藏援疆等工作。支持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发挥作用,更好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潜山野寨中学新考取军校同学的重要回信精神,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全面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入推进全民国防教育、双拥共建、兵役征集等工作,持续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不断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良好局面。

三、大力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走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路上,政府系统要深化自身改革,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铸牢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优化思想方法、改进工作方法。把对党忠诚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完整准确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切实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

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水平。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民生领域行政立法,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府院联动、府检联动。深化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更好以政府诚信赢得社会公信。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强化审计、统计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让法治成为各级政府的行为底色。

构建协同高效的工作格局。落实政府机构改革任务,优化机构职能体系。持续推进以工业互联网思维改造政府工作流程,完善权责清单“全省一单”制度体系,巩固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成效。拓展优化皖事通、皖企通、皖政通平台功能,打造泛在可及、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坚持认识市场规律、尊重市场规律、利用市场规律、弥补市场失灵,把政府有为更多体现在推动市场有效上。

提升专业化的素质本领。拓展政府系统专业化能力提升行动,增强政府工作人员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科技创新、现代产业、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专题培训,加强领导干部金融思维和金融工作能力培养。突出抓好各级产业专班建设,打造行家里手型现代公务员队伍。推行用专业化力量、专业化手段谋划推动工作,完善企业家参与产业规划、涉企政策制定机制,提高政策精准度和可及性。

坚守清正为民的责任担当。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忠专实”“勤正廉”,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坚持正确政绩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防范和纠治“新形象工程”。持续为基层减负,让基层把更多精力用在干实事上。坚持“四下基层”,把调查研究作为推动工作决策的重要方法,尽心尽力服务群众、服务人才、服务企业、服务基层。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严肃财经纪律,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有限资源和财力更多用在改善民生上。

各位代表!

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开阔大道,安徽人民意气风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坚强领导下,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

 
热点话题
阅读下一篇文章

联系我们/Contact

商务会员、广告投放、软文营销
张先生:
电话:0551-6384566313309693356(同微信)
传真:0551-69121327
QQ: 936604464
投稿、编辑事务、 展会合作、友情链接互换
杨女士:
电话:0551-69121329
传真:0551-69121327
QQ:3328675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