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40亿押注储能,“梭哈大佬”赣锋这局能翻盘?

光伏产业网讯 发布日期:2025-08-28
核心提示: 240亿押注储能,“梭哈大佬”赣锋这局能翻盘?
8月23日,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

2025年上半年,赣锋锂业实现营业收入83.76亿元,同比下降12.65%。归母净利润-5.31亿元,尽管同比亏损收窄30.13%,但扣非净利润竟暴跌至-9.13亿元,同比扩大469.14%。净资产达402.21亿元,期末较年初下降3.74%。

冰冷的财务数据背后,是碳酸锂价格从60万元/吨断崖式下跌至6万元/吨的惨烈现实,尽管近段时间短暂回升至7万元/吨甚至8万元/吨,但也难抵亏损。

在外界一片唱衰声中,赣锋锂业做出了堪称疯狂的转型计划。在锂盐主业持续失血的至暗时刻,公司转向储能赛道。

01豪赌储能,赣锋不止想当“锂王”

2024年5月成立的深圳易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赣锋锂业的全资子公司,专注于投资建设和运营独立储能电站,犹如一台高速运转的造梦机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储能电站建设狂潮。

山西繁峙400MW/1600MWh独立储能电站、大同400MW/800MWh共享储能项目、榆社400MW/1600MWh光储充一体化基地...短短一年间,赣锋锂业在山西一省的投资已逼近40亿元,储能项目总装机容量超过12GWh。

这种激进扩张的背后,是公司对行业趋势的另类解读。"当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始终坚信储能市场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其储能电站惊人的建设成本落差——凭借阿根廷盐湖60%的成本优势,赣锋锂业能以低于行业30%的价格投建储能项目,这或是其撬动市场的杀手锏。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赣锋锂业斥巨资通过深圳易储成立了多家储能科技公司,分别是易储聚储能科技(云浮)有限公司、易储聚源储能科技(佛山)有限公司、易储聚源储能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国峰(深圳)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建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旨在进一步强化储能布局。

但疯狂扩张的代价同样惊人。山西当地200MWh储能电站建设成本约8亿元,按当前峰谷价差计算,回本周期长达8-10年。

而赣锋锂业在建的12GWh储能集群,意味着至少需要投入240亿元真金白银。这对于现金流吃紧的赣锋锂业而言,无异于一场豪赌。

02全产业链突围:左手锂矿右手电池

在储能战场攻城略地的同时,赣锋锂业并未放弃锂电主业的突围。2025年8月投产的新型电池研究院项目,首月产值即突破1亿元,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

这座斥资15亿元打造的研发中心,承载着公司突破400Wh/kg固态电池技术的希望。实验室数据显示,新一代固液混合电池能量密度已达420Wh/kg,3C快充与热失控安全性能更是行业翘楚。

在上游资源端,赣锋锂业的全球布局愈发凶猛。8月12日斥资1.3亿美元参股的阿根廷Pozuelos-Pastos盐湖项目,预计2030年将形成60万吨LCE产能,相当于现有产能的6倍。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独创的"直接提锂法",通过选择性吸附技术将生产周期从18个月压缩至数天,提锂效率提升近一倍。这种技术突破使得阿根廷盐湖的锂资源成本骤降40%,为后续价格战储备了充足弹药。

中游制造环节的产能扩张同样迅猛。四川5万吨锂盐项目完成调试,青海1000吨金属锂产线试运行,江西上饶2.5万吨碳酸锂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粗略统计,赣锋锂业在建锂盐产能超过20万吨,总投资额超300亿元。

这种垂直整合的战略布局,使其锂资源自给率从2024年的45%提升至2025年的55%,成本控制能力显著增强。

03困兽犹斗:2000亿赌局的胜负手

站在2000亿市值崩塌的废墟上,赣锋锂业的转型之路充满荆棘,储能业务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暗藏玄机。

要面对来自强大竞争对手的围剿。阳光电源全球储能出货量连续三年蝉联榜首,宁德时代推出EnerOne储能系统,循环寿命突破12000次;比亚迪刀片电池储能系统斩获北美百亿订单等;

面对这些行业巨头,赣锋锂业587Ah储能电芯虽通过认证,但缺乏规模化应用验证,市场接受度仍是未知数。

资金链危机更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短期借款90.69亿元,一年内到期负债69.59亿元,而货币资金仅剩59.44亿元。

深圳易储董事长刘锐设定了明确目标:"签约30个GWh、开工20个GWh、并网10个GWh",这意味着需要更大的资金需求。在主营业务仍然亏损的情况下,这种扩张速度考验着公司的财务承受能力。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赣锋锂业的命运取决于两个关键变量:锂价周期与储能爆发时点。根据行业预测,2025年全球锂盐供需缺口仍将达15.7万吨,但2027年或将转为过剩20万吨。这意味着留给赣锋锂业的时间窗口仅有两年,能否在锂价回暖前完成储能赛道卡位至关重要。

而储能市场的觉醒速度同样充满变数。随着电力现货市场改革提速,山西、山东等试点省份已出现峰谷价差超0.8元/度的套利空间。若储能调频、调峰辅助服务价格机制完善,赣锋锂业布局的12GWh储能电站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但在这个过程中,技术迭代风险如影随形——500Ah+大容量电芯量产在即,若现有储能资产迅速贬值,前期巨额投资恐将打水漂。

这场转型究竟是孤注一掷的突围,还是徒劳无功的试错,时间自会揭晓结果。但可以明确的是,赣锋锂业已将全部筹码压在了这场转型之路上。 
热点话题
阅读下一篇文章

联系我们/Contact

商务会员、广告投放、软文营销
张先生:
电话:0551-6384566313309693356(同微信)
传真:0551-69121327
QQ: 936604464
投稿、编辑事务、 展会合作、友情链接互换
杨女士:
电话:0551-69121329
传真:0551-69121327
QQ:3328675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