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赋能新能源产业|2025气象现代化科技博览会智启绿色动能
由中国⽓象学会主办,旻⽣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象现代化建设科技博览会”(简称CMHE2025),主题为“奋进气象强国路,阔步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将于2025年5⽉28-30⽇在南京国际博览中⼼举⾏,CMHE始于2002年,是了解中国⽓象政策和市场、⾏业发展趋势、展示公司产品和服务、拓展业务的最佳平台。
近年来,我国能源转型步伐加快,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超过煤电并持续提升,但风电、太阳能发电的生产、传输、调度、运行等对天气气候条件的依赖度高。上述背景下,提升能源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建设适应需求的能源气象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中国气象局于2024年印发的《能源气象服务行动计划(2024—2027年)》明确指出,到2027年,基本建成适应需求、技术先进、机制完善的能源气象服务体系,能源气象服务能力和效益显著提升,为能源生产、供给、消费和安全提供全链条高质量气象服务。覆盖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全链条全场景,短时临近至月、季全尺度无缝隙的一体化能源气象服务业务基本建立,具备小时、公里级的全国风能太阳能监测评估能力。
中国气象学会于成立100周年之际,成立“能源气象专业委员会”,聚焦“能源+气象”深度融合,探索气象服务助力新型能源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为行业搭建了全新的合作平台,助力能源行业绿色转型,推动能源气象服务从传统向智能化转型,为“双碳”目标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气象学会主办的“中国⽓象现代化建设科技博览会”,是气象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有力体现。气象科学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太阳能、风能、光伏等清洁能源的开发、运营及效率提升提供了关键支撑,从资源普查到精准预测,从设备优化到电网调度,气象服务已贯穿新能源全产业链,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隐形引擎”。我们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气象对新能源产业的有力支撑。
一、资源评估与规划:为新能源开发“精准导航”
新能源开发高度依赖气象条件,气象部门通过多维度资源普查与精细化评估,为产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风能太阳能资源普查:中国气象局联合6个试点省份(如河北、内蒙古、西藏等),构建了高分辨率、长序列的数值模拟数据集,并制定8项技术指南,形成覆盖全国的资源图谱。如,风能资源分布图、风光资源气候趋势预测模型、辐射等级和风功率密度统计等,为区域化开发奠定基础。
•精细化选址与潜力分析:针对超大城市和复杂地形,气象部门通过“风光同场”模式、降尺度分析等技术提升评估精度。例如,上海市对近海风光互补特性进行量化分析,青海省结合高影响天气评估优化清洁能源布局,浙江省建成由激光雷达和辐射站组成的观测网,实现资源动态监测。
二、精准气象预报:破解新能源“看天吃饭”难题
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气象预报技术通过短临预警与长期预测,助力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无缝隙预报系统:中国气象局开发的CMA-WSP系统可提前一个月预测风速和辐照量距平,为电力调度提供前瞻性指导。
•极端天气预警与防灾:光伏气象站实时监测风速、温湿度等参数,结合AI技术提前预警强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帮助电站调整运行策略,降低设备损坏风险。
三、气象技术赋能设备与运维效率提升
智能化气象设备与数据分析技术,推动新能源产业向高效、低碳方向升级。
•光伏气象站的智能化应用:太阳能光伏气象站集成了高精度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太阳辐射、组件温度等参数,并通过物联网实现远程监控。
•气象数据驱动发电效率优化:长期积累的气象数据为光伏组件倾角设计、清洗周期规划等提供依据,显著提升发电效率。
四、全链条气象服务:从规划到运营的闭环支撑
气象服务已深度嵌入新能源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形成“监测-预测-评估-运维”一体化体系。
•规划与设计阶段:部分地方气象局通过资源年景评价和中长期预测,为风电场宏微观选址提供科学支持。
•运营与后评价阶段:国家级能源数据权威发布,为电站发电量评估和效益分析提供基准数据。气候预测产品帮助企业制定长期运维策略,例如延长设备检修周期、优化储能配置。
五、未来展望:气象与能源的深度融合创新
随着AI、卫星遥感等技术的应用,气象服务将进一步向智能化、精细化发展:
•多源数据融合:结合卫星、雷达和地面观测站数据,构建三维资源监测网络;
•气候效应研究:评估新能源开发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推动生态友好型项目设计;
•电力市场联动:通过精准预报参与电力交易,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气象科学与新能源产业的协同创新,不仅破解了资源开发的盲目性,更通过技术赋能提升了全产业链效率。从“追风逐日”的资源普查到“分钟级”的精准预报,从智能化设备到全链条服务,气象正以“无形之手”推动新能源产业向更高效、更安全、更可持续的未来迈进。
2025气象现代化科技博览会同期拟举办“2025能源气象应用产业会议”我们诚挚的邀请相关单位参与本次论坛及博览会,详情可联系组委会。
2025年5月28-30日,南京国际博览中心,邀您共襄气象行业盛会,探索能源气象更多可能!
博览会官网:www.mh-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