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7年?30年?固态电池的“临门一脚”到底缺在哪!

光伏产业网讯 发布日期:2025-10-24
核心提示: 固态电池的“临门一脚”到底缺在哪!
近期,有关“固态电池”的相关消息密集发布,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

10月20日,东风固态电池迈向产业化新阶段,续航突破1000公里大关;

10月18日,奇瑞汽车发布了犀牛S全固态电池模组,并宣布计划于2027年启动首批装车验证;

10月16日,中科院两个研究团队,先后宣布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我国科研团队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卡脖子难题”、“续航2000公里不是梦”、“电池可弯折两万次仍完好无损”...



01
什么是固态电池?有什么优势?

固态电池是一种使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质的电池,与传统液态锂电池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等优势。

根据电解质中液体含量的不同,固态电池可分为半固态电池(液体含量5%-10%)、准固态电池(液体含量0%-5%)和全固态电池(液体含量0%)。半固态电池已实现小规模量产,全固态电池仍处于研发和中试阶段。

据《2025年固态电池高质量发展蓝皮书》预测,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


02
哪些企业在跟进?有什么新进展?

1、宁德时代

计划在2027年实现小批量量产,采用硫化物与凝聚态聚合物双体系电解质,目标能量密度达500Wh/kg。

2、国轩高科

旗下“金石电池”能量密度达350Wh/kg,体积能量密度达800Wh/L,循环寿命可达3000次,目前已进入中试量产阶段。并启动了2GWh级量产线的设计工作。

3、中创新航

“无界”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430Wh/kg、容量超50Ah,预计2027年装车。

4、孚能科技

正在研发第三代半固态与全固态电芯,计划2025年底量产60A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00–500Wh/kg。

5、亿纬锂能

以硫化物和卤化物复合电解质为技术路线,2026年推出高功率、耐高温的全固态电池,2028年量产400Wh/kg高比能版本。

6、欣旺达

目标在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

7、蜂巢能源

规划2030年后量产,目标能量密度超400Wh/kg,面向高端长续航车型。

8、瑞浦兰钧

研发的固态电芯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应用场景覆盖乘用车与低空飞行器。

9、太蓝新能源

无隔膜全固态电池将于2026年装车测试,2027年批量生产。

10、鹏辉能源

2025年启动中试,2026年建产线量产。首代固态电池能量密度280Wh/kg,搭配硅基负极后提升至300Wh/kg以上。

11、赣锋锂业

展示500Wh/kg级固态电池,10Ah样品已小批量生产,计划年内向eVTOL企业交付验证样品。

12、南都电源

发布783Ah固态储能电池,单体能量超过2.5kWh,循环寿命超10000次。

13、比亚迪

预计2027年启动固态电池示范装车,2030年实现规模化应用。

14、奇瑞汽车

规划2026年上车验证,2027年实现规模量产。

15、丰田

硫化物固态电池将于2025年试产、2026年初期量产,2027–2028年全面商业化。

从整体节奏来看,2025—2027年将成为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关键窗口期:

2025年:多家企业完成中试与首批样品验证;

2026年:进入装车测试与小规模量产阶段;

2027年起:多条2GWh以上产线将落地运行,标志固态电池迈向商业化应用。

随着国内外厂商从实验室技术突破转向工程化验证,固态电池竞争格局正在形成。未来三年,谁能率先实现稳定量产与规模交付,将决定下一代动力电池产业的领跑者。


03
从试验到量产还有多少步?

实际上,固态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策和资本的双重推动。今年2月份,工信部等8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支持储能用固态电池发展。

4月份,工信部印发的《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首次提出建立全固态电池标准体系,以加速其产业化进程。

北京、上海等地更将固态电池纳入当地产业规划,凸显其在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尽管前景美好,固态电池产业化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是技术难题。多数正负极材料在嵌脱锂过程中会出现体积膨胀和收缩,可能引发固态电极与电解质界面分离,导致电池寿命下降。

成本问题也是一大障碍。全固态电池仅材料成本就高达2元/瓦时,是常规液态锂离子电池的3倍至5倍。这意味着在产业化初期,全固态电池将主要应用于高端市场。

产业链配套尚不完善。固态电解质、锂金属负极等关键材料尚未形成规模化供应,部分技术专利壁垒制约了产业发展。

对于消费者而言,固态电池距离全面上车,至少还有6–10年的路。真正意义上的“全固态电池”,至少要等到2030年后才能在部分高端车型上实现稳定装车。
热点话题
阅读下一篇文章

联系我们/Contact

商务会员、广告投放、软文营销
张先生:
电话:0551-6384566313309693356(同微信)
传真:0551-69121327
QQ: 936604464
投稿、编辑事务、 展会合作、友情链接互换
杨女士:
电话:0551-69121329
传真:0551-69121327
QQ:3328675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