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重磅会议召开!“反内卷”连出重拳!
光伏产业网讯
发布日期:2025-07-25
核心提示:
在短暂的兴奋褪去之后,“去产能”却并非朝夕之功,而这也是光伏行业所面临的真正考验。
近段时间,“反内卷”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紧接着7月3日,工信部组织14家光伏企业及行业协会负责人座谈,提出要“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此前,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宣布自7月起集体减产30%,以缓解行业“内卷式”竞争。
7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企业座谈会,表示将推动整治内卷式竞争。
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对于市场最为关注的“反内卷”议题,修正草案明确,完善低价倾销的认定标准,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治理“内卷式”竞争。
就在同日,2025光伏行业供应链发展(大同)研讨会在山西大同市正式召开。多位光伏企业代表及产业链专家发声,“反内卷”再被提及,详情见下: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阳光电源董事长 曹仁贤:


行业发展正面临内外双重考验。向内看,供需阶段性结构性失衡压力有待进一步缓解,非理性低价竞争导致产业链价格持续探底,部分企业陷入亏损困境,供应链稳定性受损,产品质量隐患显现。向外看,国际竞争形势复杂严峻,相关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层出不穷,不确定性风险不断增加。
由此,他建议,行业强化行业自律,企业严格执行行业规则和秩序,坚决杜绝低于成本价的报价,协会也将积极响应中央连续部署的行业综合治理工作,全力配合主管部门完善标准体系,强化自律监督,坚决遏制恶性竞争的乱象。并呼吁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加强合作,坚决抵制非理性竞争,合力营造开放包容、规范有序、韧性高效的产业新生态。
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严大洲:

近年来多晶硅综合能耗持续降低,正在推进修订多晶硅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标准,目前多晶硅单位产品综合能耗1级、2级、3级分别为≤7.5(单位:kgce/kg)、8.5和10.5,拟修订后对应标准为≤5、6和7.5,以实现推动落后产能出清。
此外在多晶硅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中提出,要做好顶层设计,避免盲目投资。严大洲提出,要做好顶层设计与长期规划,按中国“双碳”战略目标,设置到2060年中国多晶硅及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包括产能、技术、成本与实施路径,避免“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盲目发展,减少国家损失。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 陶冶:

今年5月,国家出台首个绿电直连框架规则。该政策对新能源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于因各种原因电源本体工程建好后但未能并网的新能源项目,提供盘活资源、直连发电的机会。二是对于已建燃煤自备电厂的高耗能企业,若欲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则需足额缴纳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压减燃煤出力、直连绿电,落实其自备电厂的清洁能源替代。三是对于绿电直连项目,储能配置将成为项目提升自发自用比例、满足考核要求的重要选择之一,未来光伏组件、风电整机厂商或将主动联合储能电池企业,为高耗能出口型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四是利好零碳园区、微电网与虚拟电厂建设,零碳园区或将成为绿电直连项目的主战场,通过绿电直连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通过微电网、虚拟电厂等智能化调控技术实现绿电高比例利用。
国金证券新能源与电力设备行业首席分析师 姚遥:

2025下半年终端需求不会出现市场普遍担心的“断崖式”下跌,全年国内及全球需求增长仍可期。
在光储系统成本大幅下降的背景下,预计光伏新增装机区域分布将持续多元化。中国、欧洲、美国三大传统市场因体量较大,装机增速将逐渐平稳,而中东、中亚、南亚、拉丁美洲、非洲等地区因能源转型、资源优势等因素,有望在低基数下实现高速增长。预计2025年光伏新增装机维持5%—10%的增速,光伏组件需求有望得以提升。
显然,“反内卷”让光伏行业看到了一丝曙光。
7月23日,多晶硅期货盘中再度触及涨停,主力PS2509合约触及53165元/吨的历史新高,随后开始小幅回落。截至当日收盘,PS2509合约报收50080元/吨,上涨5.5%。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多晶硅价格持续上涨,仍是受政策预期及光伏行业“反内卷”情绪驱动。
7月24日,四川华电凉山州盐源白乌二期等640MW光伏发电项目光伏组件采购中标结果公示,中标人为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此前发布的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投标单价为0.708~0.740元/W,传递出积极信号。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短暂的兴奋褪去之后,“去产能”却并非朝夕之功,而这也是光伏行业所面临的真正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