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期 新生态 新十年 | 2025第十届光储创新大会圆满收官!
光伏产业网讯
发布日期:2025-11-10
核心提示:
在这个充满变革与机遇的新时代,我们必将携手并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坚定的行动,共同奔赴下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新周期!新十年!
十年磨一剑,追光再出发!

2025年,在光储产业迈向全新周期的历史性时刻,一场跨越十年的盛会——“2025第十届光储创新大会”,于11月6日在江淮大地隆重召开。

本次大会的召开,正值产业破局之年。
这一年,行业从依赖补贴的“上网模式”加速转向市场驱动的“消纳模式”,阵痛与新生交织;
这一年,“内卷”持续升级,技术路线多元竞争,考验着每一位从业者的生存智慧与战略定力;
这一年,有人聚焦“新场景”,在工商业光储、阳台光伏、虚拟电厂等领域精耕细作;有人开拓“新市场”,将目光主动投向广阔海外,某新求变,拥抱世界。
值此行业穿越周期之际,这场汇聚顶尖智慧的盛宴,更显得恰逢其时、意义深远。
这既是对过往十年的深情回望,也是在为下一个十年校准航向。带着穿越周期、共赴新程的坚定信念,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领军企业代表、品牌服务商、投融资机构等齐聚一堂,围绕“全球光储市场趋势”、“创新技术应用”、“电力市场化机遇”等前瞻性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光伏产业网总经理张健在致辞中谈到,产业调整期从不是“等风来”的观望期,而是“攒力气”的黄金窗口期。随着“双碳”目标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深度耦合,光储产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面对转型阵痛,企业应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捕捉全球市场变化中的积极因素与发展动能。

宏观洞察:在变局中校准航向
标普全球清洁能源技术首席分析师胡丹
《全球光储市场机遇及挑战》

“纯做光伏的公司,现在面临的挑战大于机遇,但是光储融合的公司现在机遇大于挑战。”标普全球清洁能源技术首席分析师胡丹从全球需求结构、区域政策波动及产业链优势三个维度,深度剖析了2025年光储市场的发展趋势。她指出,尽管全球新能源装机增速面临放缓,但光储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不可逆转,这为具备系统集成和产品差异化能力的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空间。
光伏产业网总经理张健
《安徽光伏及储能发展趋势》

光伏产业网总经理张健以详实的数据和前瞻性的政策解读,为在场所有从业者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他指出,尽管2025年全国光伏市场下半年显露疲态,但安徽市场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分布式装机同比增长65%,而太阳能发电占比仅5%,远低于全国15%的平均水平——这意味着安徽市场拥有巨大的待填补空间。更重要的是,安徽分时电价政策的优化,彻底打通了储能商业模式的“任督二脉”,使其具备了全年实现峰谷套利的基础。而近期合肥“红区配储”新政的信号,更是标志着“光储融合”将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技术破局:创新驱动硬核力量
禾望电气光伏解决方案经理刘明阳
《禾望电气分布式光伏系统解决方案》

近年来,户用/小型分布式电站面临诸多挑战,如分布式光伏实现可观可测可调可控,人力安装困难,部分区域电网弱;在工商业屋顶电站方面,也存在阴影遮挡造成组件失配、面临高温恶劣环境等问题。为此,禾望推出5-350kW全系列机型,完美匹配光伏各种不同应用场景。此外,禾望电气光伏解决方案经理刘明阳还重点介绍了禾望320kW构网型组串式逆变器,可靠的散热方案(散热器+智能风扇),保障逆变器高温环境下可靠运行;电站设计以最低LCOE为原则,支持更高容配比,更优组件布局设计。
华晟新能源售前技术支持总监洪炀
《突破同质化瓶颈:异质结技术驱动的创新探索》

华晟新能源售前技术支持总监洪炀系统阐述了异质结技术的差异化优势及产业化进展。他指出,当前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而异质结技术凭借其独特的发电性能优势,成为破解困局的重要路径。据介绍,异质结组件凭借超高双面率、更优温度系数等优势,发电性能显著提升,且通过铜替代技术、工艺简化和材料创新,在成本和低碳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全球碳减排做出实质性贡献。
特变电工新能源分布式解决方案经理刘广飞
《电网友好高效可靠——特变电工新一代全场景分布式逆变器》

特变电工新能源分布式解决方案经理刘广飞深度解码了公司新一代全场景分布式逆变器。他强调,产品以“电网友好、高效可靠”为核心,通过130%电压波动耐受、Level 4级直流拉弧检测及IP66+C5H防腐认证等硬核技术,确保设备在复杂电网与严苛环境下依然表现卓越。方案覆盖户储与工商储,并与“小特光储云”平台无缝衔接。
新能安市场拓展高级经理杨馨雨
《136号文件背景下的新型储能高价值发展思考》

新能安市场拓展高级经理杨馨雨直面当前工商业储能“叫好不叫座”的投资困境,并给出了系统性的破局之道。她指出,单一的峰谷套利模式已无法支撑长期投资价值。为此,新能安推出了“安心”全生命周期闭环解决方案,从根本上重塑投资回报的确定性。该方案以可实现15000次超长循环的“昆仑电芯”为物理基石,彻底打消了投资人对中短期技改成本的顾虑。
弘正储能安徽区域营销总监尤忠海
《数字赋能 储能生金》

弘正储能安徽区域营销总监尤忠海指出,随着市场竞争进入“生存之战”,简单的硬件堆砌模式已然出局,未来属于懂技术、精服务、善运维的“价值创造者”。弘正储能正是凭借其“数字基因”脱颖而出,重新定义了储能产品的核心价值。其关键突破在于两大方面:一是重塑安全观,颠覆了行业普遍依赖的“被动消防”逻辑,首创“主动安全”体系;二是重塑成本观,将视角从“建设成本”拉升至“全生命周期成本(LCOS)”,通过智能运维降低人力成本,并通过AI策略优化,最大化峰谷套利与辅助服务收益,实现“降本增收”双轮驱动。
模式制胜:构建生态化商业版图
锦天新能源市场总监宋恒杰
《爱旭ABC组件助力锦天高品质光伏电站—构建“绿色智慧能源综合运营商”》

锦天新能源市场总监宋恒杰围绕“收益先行,共赴零碳未来”这一核心理念,系统阐述了公司在绿色能源领域的战略布局与技术优势。他强调,真正的价值交付源于全产业链的深度整合与对极致产品的坚持。据介绍,锦天新能源已在全国累计开发超20万户电站、建设规模超3GW,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打造了一个从开发到运维的完整生态。而之所以能够为终端用户打造“长期稳定、收益领先”的高品质光伏电站,是因为公司全面导入爱旭ABC组件,其“极致高效、极致安全、极致美观”的产品力,助力企业实现收益先行、共赴零碳未来的承诺。
安徽省新兴产业协会出海服务中心主任、海商网总经理袁孝满
《光储网&海商网光储充产业平台,为产业出海助力》

安徽省新兴产业协会出海服务中心主任、海商网总经理袁孝满为光储充企业出海点明了破局方向。他指出,当下海外采购商的行为模式已全面升级,他们不仅搜索,更会通过社媒、AI工具进行多维度验证。为此,海商网联合光伏产业网打造了O2O产业出海平台,提供“线上全域营销+线下一站式落地”的解决方案。线上,整合独立站、社媒、AI推荐等多元流量入口,建立信任;线下,在全球多地(如越南、南美、中东、非洲)设立展厅与海外仓,提供本土化展示、地推和商务对接服务,打造“365天永不落幕的展会”。
塞航新能源培训部经理王晶晶
《新能源创客孵化——从挣扎到第二象限跨界再造》

“当所有人都涌向宽路、走上正道、争抢肥田时,财富的机遇恰恰隐藏在反共识的逻辑里。我们今天要做的,就是用‘进窄门’突破技术壁垒,用‘走暗路’发现信息差机会,用‘耕瘦田’来深耕长期价值。”赛航新能源培训部经理王晶晶以一套独特的“反共识财富逻辑”,为在场的光伏从业者提供了破局内卷的新思路。她指出,赛航新能源的“光储创客新模式”正是这一逻辑的实践:通过聚焦飞轮储能等高壁垒技术“进窄门”;利用信息不对称,为红区项目提供合规的“光储+防逆流”解决方案“走暗路”;以及通过“0投入送电站”等合作模式与客户深度绑定、长期培育市场“耕瘦田”。
雷零科技市场部经理张小霞
《离网破界,混网共生—雷零科技光储一体化全能解决方案》

雷零科技市场部经理张小霞的演讲,直击经销商和安装商的核心痛点:有好产品但不知如何卖,有心做市场却缺少方法和资源。对此,雷零科技给出的答案是“不止于产品”的深度赋能体系。首先,通过提供从户用、别墅到工商业的全场景储能柜,构筑了强大的“产品军火库”。更重要的是,雷零科技首创“一城一策,标杆共建”合作模式,为合作伙伴提供“保姆式”支持。
广西英辰新能源总经理殷贵宝
《优势共生构建中国光伏出海新生态》

广西英辰新能源总经理殷贵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光储充行业的痛点。他强调,英辰新能源坚决不做简单的“设备贩卖商”,而是致力于成为专业的“光储充检智能微网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英辰的核心价值在于扮演“大厨”与“管家”的双重角色:通过专业能力为客户严选各环节的最优产品(选好料),并进行深度的系统集成与优化,最终交付一套性能稳定、收益可靠的“交钥匙”工程(做好饭)。这种模式将合作伙伴从繁杂的技术选型、兼容性测试和供应链管理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更专注于市场开发。
绿城光能董事长张少康
《分布式光储发展: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挑战与机遇》

绿城光能董事长张少康从一个朋友持有300MW电站却遭遇资金链断裂的真实案例切入,向整个行业发出了灵魂拷问。他指出,光伏产业正在从“资源驱动”的上半场,进入“模式与技术驱动”的下半场。在这一新阶段,继续依赖传统的总包、代理或简单的“自发自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无异于“在沙滩上建高楼”。张少康强调,企业破局的关键在于进行三大维度的“范式转移”:一是从“电站思维”转向“用户思维”;二是从“事后运维”转向“事前预判”;三是从“单一赛道”转向“模式创新”。
光伏参考主理人机长
光伏行业机遇:上午电价与电力市场化改革解析

作为行业深度观察者,光伏参考主理人“机长”的分享,为狂热的市场注入了冷静与理性。他指出,当前行业的历史性底部是由过去两年非理性的疯狂扩产所致,技术迭代则加速了这场“出清”的到来。他向全行业发出警告:立即停止一切形式的产能扩张,守住现金流!在当前阶段,任何关于市场份额的幻想都极其危险。企业唯一的破局之路,在于彻底放弃规模崇拜,转向技术创新和场景深耕,在BIPV、光储充、交通光伏等差异化赛道中寻找新的价值锚点。
圆桌对话:巅峰论道,探寻光储商业化的现实路径
“如果说光伏的上半场是‘跑马圈地’的规模之战,那么光储融合的下半场,则是一场关于‘精耕细作’的价值之战。我们探讨的不再是‘要不要做’,而是‘如何做好’,如何从PPT上的美好愿景,真正走向商业化落地的坚实土壤。”
在天合富家工商业及新场景事业部副总裁许丽丹的精彩主持下,一场关于工商业光储未来的巅峰对话掀起了全场的高潮。

阳光电源光储集团工商业光伏总经理汪瑞、弘正储能(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主明春、汉伏能源技术(南京)有限公司营销副总裁吴国华、安徽烈阳光伏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海、上海莱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EO范建伟,围绕“2026工商业光伏与储能融合发展之道!”展开深度交流分享,这场思想的碰撞不仅激荡出耀眼的火花,更照亮了未来商业化落地的可行路径。

本次巅峰对话,从宏观政策的解读,到商业模式的重构,再到微观执行的痛点,嘉宾们达成了一个深刻共识:工商业光储已经告别了野蛮生长的幻想,正式迈入了以技术整合能力、场景理解深度和价值创造维度为核心的“价值竞争”新阶段。前路虽有迷雾,但穿越迷雾的“航海图”,已然在思想的碰撞中愈发清晰。
结语
光储创新大会的过往十年,是产业波澜壮阔、跨越发展的奋斗史,也是行业同仁智慧凝聚、砥砺前行的成长史。
此刻,站在“十五五”开局的新起点上,我们面临的课题已然升级:不仅是规模的扩张,更是价值的重塑;不再是单一的赛道,而是生态的共荣。这正是本次大会“创新”与“协同”两大主题的时代意义。

告别路径依赖,我们用创新描绘全新蓝图;
打破孤岛效应,我们用协同开启无限可能。
在这个充满变革与机遇的新时代,我们必将携手并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坚定的行动,共同奔赴下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新周期!新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