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紧急召回!项目终止!储能猛踩刹车...

光伏产业网讯 发布日期:2025-11-17
核心提示: 紧急召回!项目终止!储能猛踩刹车...
近年来,储能作为双碳目标推进与电力系统变革的重要支点,一度被资本、政府及产业链各方视作战略必争的"黄金赛道"。

全球范围内,储能项目如星火燎原般批量落地,签约仪式此起彼伏,多方在这场"跑马圈地"中竞相比拼,动作频频、劲头十足。

但就在市场热度攀至顶峰时,风向悄然转变——出现一系列"标杆项目"集中传出停摆消息,行业内频频传来项目终止、产品召回等消息。

这场始料未及的退潮,如同给滚烫的行业浇下一盏凉水,倒逼着全产业链停下脚步,从而对发展节奏与价值逻辑进行深度反思。

特斯拉再度”暴雷“,超1万台储能产品紧急召回

近期,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官网披露一则重要召回信息——特斯拉将针对2020年1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售出的Powerwall 2家用储能系统启动大规模召回,涉及数量约10500台。

这款曾以8000美元售价主打家庭储能市场的产品,此次召回总金额约84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9亿元)。

召回公告直指核心问题:Powerwall 2搭载的锂离子电池存在运行中故障风险,可能引发设备过热、冒烟甚至起火,极端情况下或导致人员伤亡。

数据显示,特斯拉此前已收到22起相关过热报告,其中6起伴随冒烟现象,另有5起引发轻微财产损失的火灾,所幸暂未造成人员受伤。

尽管特斯拉将问题归因为第三方电池供应商的缺陷,但未公开具体供应商名称。

针对隐患,特斯拉表示此次召回不影响新款Powerwall用户,目前已通过远程技术手段限制受影响设备的充电量以降低风险,并为用户安排免费更换服务。

作为特斯拉清洁能源生态的关键户储产品,Powerwall 2主要与太阳能光伏系统配合,为家庭提供停电备用电源及峰谷电价调节功能,是其能源业务的重要拼图。

事实上,这并非Powerwall 2首次被召回。今年9月,特斯拉已在澳大利亚市场启动针对该型号的召回,涉及2020年11月至2022年6月生产的部分电池单元,原因同样指向第三方供应商的锂离子电芯质量问题。

与此同时,在召回风波中,逆变器、充电宝也被“点名”,9月,澳大利亚产品安全网站发布了关于“固德威在澳洲销售的部分屋顶光伏逆变器因电气安全隐患被要求召回”的消息;7月,安克创新、罗马仕纷纷召回其产品。

特斯拉的安全隐忧并不局限于储能领域。10月中旬,韩国媒体报道,近4500名当地特斯拉车主遭遇汽车电池故障,问题集中于“BMS_a079错误”代码,导致Model 3、Model Y车型电池充电量被限制在50%,续航大幅下降。无论是储能还是电动车,安全隐患均直指电池环节。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面临召回,特斯拉储能业务近期仍交出亮眼成绩单。

其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当季总营收280.95亿美元,同比增11.57%、环比增25%;净利润13.7亿美元。其中储能业务营收达34.15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44%,成为最大亮点。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特斯拉全球储能部署规模已达20GWh,同比增长48.7%,占2024年全年31GWh总量的约65%。

其储能业务已连续13个季度刷新纪录,Powerwall更连续六个季度创下单季部署新高。

针对这次再度召回风波,业内分析认为,若特斯拉未来能减少对外部电池供应的依赖,全球储能市场竞争格局或迎来变数。尤其对于国内以集成业务为主的储能厂商而言,可能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压力。

此次Powerwall召回事件,既是特斯拉应对电池安全风险的紧急举措,也再次为行业的长期发展敲响了警钟,安全问题再度推上了台前...

行业周期之际,“储能新秀”终止增资

11月13日,德方纳米对外披露,公司已决定终止对与ICL集团子公司Amsterdam Fertilizers B.V.共同增资的合资公司ICL BM, S.L.的投资计划。

对于这一决策,公司在公告中解释称,主要受市场环境波动、国际政策调整及自身战略规划转变等多重因素影响,项目原有的经济可行性已发生显著变化。

回溯至2025年初,德方纳米曾于1月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全票审议通过与ICL签署合资协议的议案。

按照原计划,双方拟共同向ICL BM, S.L.注资,增资后Amsterdam Fertilizers持股80%,德方纳米持股20%,项目总投预计达2.85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3.5亿元)。

彼时,ICL作为全球特种矿物领域龙头企业(同时在纽交所与特拉维夫交易所上市),依托溴、钾肥、磷酸盐等核心资源储备,以及全球化运营与可持续技术创新能力,在食品、农业及工业领域构建了显著竞争优势。

德方纳米则表示,此次合作是看重新能源锂电行业长期前景,旨在通过西班牙合资建厂实现海外客户就近供货,强化市场竞争力,推动“全球领先新能源材料方案商”战略落地。

而如今,行业格局已悄然生变。磷酸铁锂产业正从“规模扩张”阶段迈入“技术深耕”周期,储能市场则成为驱动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其中磷酸铁锂凭借性能优势稳坐电化学储能主流路线。

在此背景下,德方纳米虽持续推进储能业务布局,但其最新经营数据仍显压力: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60.36亿元,同比下滑7.57%;归母净利润-5.44亿元,扣非净利润-5.28亿元(同比减亏38.27%),毛利率微升至-0.41%。

不过,储能业务传来积极信号:第三季度磷酸盐系正极材料销量同比增长17%,高压密产品及补锂增强剂已实现储能市场订单交付,公司预判明年磷酸铁锂市场仍将保持高景气。

对德方纳米而言,终止23.5亿元合资项目仅是应对行业新周期的第一步。

结语

总而言之,储能产业虽正站在发展的风口浪尖,行业火热的背后当然存在“疮痍”;但是同样意味着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安全“缺斤少两”、资金“不到位”还是行业周期已至,都是储能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这些风波“曝光”也未必是坏事...
热点话题
阅读下一篇文章

联系我们/Contact

商务会员、广告投放、软文营销
张先生:
电话:0551-6384566313309693356(同微信)
传真:0551-69121327
QQ: 936604464
投稿、编辑事务、 展会合作、友情链接互换
杨女士:
电话:0551-69121329
传真:0551-69121327
QQ:3328675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