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辅材产品崛起 全球四企业分割光伏级氮化硅市场
光伏用氮化硅粉
硅片是太阳能电池前道产品,而高质量硅锭是高质量硅片的保证,氮化硅粉则在多晶硅铸锭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被喷涂于石英坩埚内层,起到了脱模并阻隔坩埚中氧和其他杂质元素向硅锭的迁移,当然氮化硅本身的纯度也影响着铸锭的纯度,并在铸锭过程中对于防止铸锭开裂、产生隐纹和气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光伏级氮化硅市场主要被四家企业占据,分别是中国烟台的同立高科、ALZChem、日本的UBE和德国的H.C.Starck。
碳化硅
四家企业为何看准氮化硅
烟台同立高科成立于2005年,当时主要从事氮化物系列陶瓷的生产、销售工作。到了2008年,公司根据自身的产业优势,精准定位到新兴产业,瞄准了光伏级高纯和超纯氮化物的生产和销售,到目前为止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
AlzChem创办于1908年,从1992年开始批量生产氮化硅,但最初的主要目标客户也是陶瓷企业。到了2010年,公司制定新战略,针对光伏产业的新型高纯度氮化硅开始投放市场。
最早开始生产光伏级氮化硅的企业是日本的UBE公司,说到该公司氮化硅业务不得不提到多晶硅铸锭炉界的佼佼者--美国的GTSolar公司,正是GTSolar的产品在生产时的需要,使得原本要花钱处理掉的特种化工产品,从负价值一跃变身为每公斤2000元人民币左右的高品质光伏辅材,可谓咸鱼翻身,从此开始批量生产。
有信息显示,UBE公司从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特种化工产品的生产,应用的方法是化学气相法。据业内人士透露,这种方法不是一般的企业能生产得了,需要有一座小型城市规模大小的占地面积才能实现。也就是UBE这样的大型公司因为主要是生产其他产品,附带生产氮化硅粉。UBE主要用作生产氮化硅陶瓷的原材料,因此对a相含量要求特别高。
世泰科(H.C.Starck)是德国拜耳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德国的氮化硅企业,成立于1920年,产品不仅涉及高性能金属而且涵盖了陶瓷粉末、部件和薄膜。其生产氮化硅粉的工艺是物理法,与化学法完全迥异。H.C.Starck,生产用于P/M的雾化合金及纯金属粉末超过800种,还生产烧结添加剂,如氮化物、碳化物及硫化物等。氮化硅粉用于制造多晶硅太阳能硅片和LED荧光粉。
市场占有量分析
为满足绝大多数客户的需求,上述几家氮化硅公司在世界各地都设有销售办公室或经销渠道。目标客户主要是:光伏铸锭企业、研究机构、高校和需要少量样品的客户。记者了解到,世泰科与abcr公司签署了分销协议,abcr负责订单量小于100公斤的业务,所有代销的产品,规格及检测报告均来自世泰科。
记者从烟台同立高科了解到,作为本土民族企业,拥有很多优势,例如:劳动力、土地、税收等优势,因此价格上同样具有竞争力。“目前,国内大部分铸锭企业已经是同立的客户,保守估计40家。目前GCL使用同立氮化硅的比例超过90%,LDK、晶海洋、海润等客户甚至在100%的使用同立氮化硅。”同立高科营销总监陆宇说。
AlzChem总经理StefanGreger说:“随着我们氮化硅性能的不断提高,我们也在尽力满足激增的市场需求。由于原材料缺乏和气候问题,发展太阳能是大势所趋。我们也将在能源发展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有业内人士分析,10年以前中国的氮化硅市场是UBE和世泰科平分天下,目前是UBE和世泰科合占20%左右,AlzChem占据20%左右,中国本土企业约占60%左右。
市场需求方面,国内月需求量在20吨左右。G5的铸锭炉铸每块锭大约需要400-480g氮化硅,G6的炉子每块锭大约需要580-650g氮化硅。
价格上,氮化硅走过了一条曲折下降之路,从最早的两千元/公斤,到现在不到六七百元,下滑势头明显。相较海外几家大型企业,国内的氮化硅企业在产品生产上采取自主研发设备,而且在价格上采取”薄利多销“的模式,对于快速占领市场更具优势。
任何产业只要经过国产化,成本都会迅速下降,氮化硅产业也不例外。光伏经过十多年的粗放型发展,现在已经走向落后产能严重过剩的地步,希望光伏辅料产业--氮化硅能应市场的需求而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