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400亿成15亿 彭小峰批光伏行业集中“发泄”赛维

光伏产业网讯 发布日期:2016-06-27
核心提示: 帝欲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随着中国光伏" title="光伏新闻专题">光伏产业“由盛而衰”,曾以400亿身家当上“江西首富”的彭小峰,短短五年时间资产便缩水至15亿。

上帝欲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随着中国光伏" title="光伏新闻专题">光伏产业“由盛而衰”,曾以400亿身家当上“江西首富”的彭小峰,短短五年时间资产便缩水至15亿。

高达300%的利润,驱使着一波波产业赌徒押上全部筹码。上万亿的资金,如潮水般涌入市场和技术尚不成熟的光伏产业,掀起一场泡沫盛宴。彭小峰的经历,正是这些产能泡沫由扩散到破灭的真实注脚。

新的坏消息是,继3月份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补贴关税后,5月17日,美国又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31.14%至249.96%的反倾销税率。这是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在国外遭受的第一起贸易救济调查。

中国光伏产业从一开始就站在世界的起跑线上,并被人们寄予厚望。伴随着多晶硅行情和太阳能股票的双双崩盘,各界对中国光伏产业的浮躁发展,开始提出新的追问。

“江西首富”坠落

37岁的彭小峰陷身全球光伏产业崩盘的危局之中,身家已由400亿缩水至15亿

从2005年注册赛维LDK,到2007年在纽交所上市,短短三年,彭小峰在创造了中国企业赴美IPO融资额纪录的同时,也以400亿身家登上了“江西首富”的宝座。

接下来的2007年到2010年,赛维更是一跃成为世界上产能最大的太阳能硅片生产商,并不断向光伏产业的上下游拓展,以期打造一个“垂直一体化”的光伏企业。

转折发生在2010年,在当年营业收入达到创纪录的25亿美元之后,彭小峰创造的“光伏神话”,开始随着赛维的业绩坠落而迅速幻灭。

今年5月16日,赛维LDK向美国递交了2011年年报,财报中两个“60亿美元”,撕毁了“首富”的光鲜外衣2011年,赛维LDK净利润亏损60亿美元,负债总额高达60亿美元,被迫退地筹款。

一个多月前,有关赛维停产、欠薪、裁员的坏消息,就像捂在棉纸中的火苗,越来越包不住。根据记者实地探查,赛维的停产情况远比其披露的要严重得多:围绕赛维的多晶硅产业链,上游硅料厂只有下村的生产线是满产运行,中游位于总部的硅片厂大部分已停工,而下游位于江西南昌的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厂已停产半年,只有组件部门仍在正常生产。

 

赛维大面积停产的同时,员工人数一年内锐减近万人。公开信息披露,2011年7月,赛维的员工28273人,到今年4月降至19495人,减少近9000人。

对于一家重资产型的制造企业来说,87%的负债率已远远超出了财务安全的合理范围。37岁的彭小峰陷身全球光伏产业崩盘的危局之中,身家已由400亿缩水至15亿。年报显示,赛维已经决定推迟扩张,并与有关政府部门签订协议,退还预付的土地使用权及出售物业,以筹措资金,改善流动性。

目前,一支由新余市政府有关部门组成的“帮扶小组”已经进驻赛维总部。5月2日,在江西省有关部门的斡旋之下,国开行与赛维达成协议,紧急注资20亿。不过,在上游供货商和近两万名员工“嗷嗷待哺”的情况下,对于背负60亿美元巨债的赛维来说,这20亿也只是杯水车薪。

外来的“猎杀”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10年,短暂繁荣;2011年,价格暴跌;2012年,美国实行惩罚性关税……

彭小峰的经历并非个案,他的沉浮只是中国光伏产业一年黑暗生存的写照之一经历了2008年的全球暴跌和2010年的短暂繁荣之后,中国光伏制造业又在去年遭遇了史无前例的“生死劫难”。

2011年,受欧美需求减少、补贴下调、双反调查等因素的影响,太阳能光伏产品的价格从第二季度开始暴跌,最高跌幅超过80%。其中,多晶硅产品价格从2011年春节后的最高90美元/公斤,跌至目前仅25美元/公斤,硅片的平均价格也从一年前的1美元/瓦,下跌至一季度的0.3美元/瓦。

价格的暴跌造成了成本倒挂,光伏电池组件的毛利率已经降到10%左右,净利润方面,除了保利协鑫,国内巨头全线亏损。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最大的尚德,总收入下降33%,净亏损1.37亿美元;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供应商晶澳,四季度净亏损7750万美元,全年净亏损8970万美元;产量位居赛维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硅片制造商昱辉阳光,已连续三季亏损,其中去年第四季度净亏损3670万美元。

屋漏偏逢连夜雨。5月17日,就在赛维递交巨亏财报次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光伏电池产品反倾销调查的初裁结果,裁定税率介于31.14%至249.96%不等,并将征税期向前追溯90天。新关税是在3月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实施2.90%至4.73%的反补贴税基础上征收的,税率之高,令毛利只有10%的中国光伏企业欲哭无泪。

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对中国光伏产业的热情已经跌到了谷底,光伏概念股遭受前所未有的无情抛售。i美股(一个为中国人观察投资美国股市而提供美股行情、信息、数据等服务的财经专业网站)中概太阳能指数在2011年2月创下1251点新高之后连续震荡下跌,最高跌幅逾1000点。5月17日以来,太阳能指数受美国反倾销政策影响,大跌23%。

 

光伏股票跌幅九成已是美股市场上司空见惯的风景。跌幅最大的尚德电力股价,由96美元的峰值跌落到目前的2美元。赛维LDK从76美元跌落至3美元以下,仍有研究机构对其看低至2美元。

爆发式的扩张

在300%利润之下,光伏巨头纷纷启动“垂直一体化战略”;在行情触底之时,光伏巨头开始了狂热“抄底”

2004年,德国颁布《可再生能源法》,该法案保证自2004年后20年内,为所有安装的太阳能发电设备提供一定补偿且数量不限。以此为起点,中国光伏产业也掀起了连续多年的投资热潮。

晶硅电池技术是当前光伏发电的主流技术,赛维、尚德等光伏企业大都是从硅晶产业的中游切入的从国外进口多晶硅,生产出多晶硅片再出口全球。这种“两头在外”的特点,决定了中国光伏产业的上游受制于国外的技术垄断和原料供应,下游受制于国外光伏市场的需求和行情。

当时,用于太阳能发电的多晶硅主要由七家欧美企业所垄断,高达400多美元一公斤的价格,带来了300%的利润,光伏巨头纷纷启动“垂直一体化战略”,延长产业链,在2008年掀起了第一个投资高潮。而2010年全球光伏行情的触底反弹,更刺激了光伏巨头“抄底”的狂热。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至2011年的3年内,国内投向多晶硅产业领域的资金至少在1万亿以上。

私募股权基金是最敏捷的狩猎者。据投中集团分析师李铃统计,2005年以来,至少有50家私募基金抢入我国光伏行业,投资近80个项目,融资总额达到21.21亿美元,平均单笔融资金额为2791万美元。在光伏市场明显萎缩的2011年,光伏行业还获得了6起高风险“对赌”融资,堪称虎口拔牙。

在光伏巨头爆发式的扩张浪潮中,地方政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07年以来,多晶硅项目成为多个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香饽饽”,纷纷推出优惠条件,吸引光伏巨头到当地跑马圈地,光伏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园区一时遍地开花。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十二五光伏产业规划出台之前,至少有四川、新疆、江西、青海、杭州等多地出台的光伏产业规划或新能源产业规划,涉及总投资超过1.5万亿,“十二五”末的目标产值2万亿以上。

 

更为激进的做法是:地方政府直接提供资金参与光伏产业的发展。以赛维为例,2005年,野心勃勃的彭小峰找到时任新余市委书记的汪德和,仅仅半个小时就敲定了在新余建设太阳能产业基地这个“大项目”,作为交换条件,新余市政府为其提供2亿元资金支持。

绝地如何求生

“2012年是光伏产业的洗牌年,只有那些最早突破了技术瓶颈并实现了产能优化的企业,才最有可能活下来”

在地方政府的鼓励下,巨头们“大跃进”式的疯狂扩产,不断刷新着“世界纪录”

2008年,赛维的硅片出货量首次达到1GW(10亿瓦特),成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片生产商;2010年,赛维刷新自己创造的纪录,产能达到2.3GW;同年,无锡尚德的太阳能电池出货量跃居世界第一;2011年,保利协鑫的多晶硅产能世界第一。而在组件领域,世界五大厂全部集中在中国,尚德、英利、天合、阿特斯、晶澳等一线企业的产能都扩张了一倍以上。

2005年,全球的多晶硅总产能也不过五六万吨,国内产量只有60吨,到2009年底,国内多晶硅的建成产能达4万多吨,2010年超过8.5万吨,2011年再次提高到14.8万吨左右,而加上在建项目,预计到2012年年末,我国多晶硅产能将达到20万吨。硅片和晶硅电池的产能,也在同步扩张。

光伏产业的“第二春”,来得快去得也快。2011年,占据全球光伏需求量80%的欧洲市场遭遇欧债危机,补贴缩减,安装量受到限制,而三年来不断激增的产能持续释放,更导致了严重的供过于求。2010年,全国光伏产业的综合产能利用率不足60%,2011年更是降到45%,光伏泡沫破灭,导致一大批中小企业倒闭,一些大厂也开始限产、裁员。

近几年不断重复“融资-扩张-再融资”路线的赛维,随着去年光伏产业全线需求萎缩、价格暴跌,迅速陷入泥淖。

在这种困境下,价格战毫无悬念地展开了。2011年3月末,多晶硅新兴巨头保利协鑫率先降价。短短半年时间,便将硅晶圆的报价从80美元拉低到40美元。

截至今年5月中旬,国内多晶硅的现货价格已跌破25美元,长单价格逼近22美元,并有下探20美元的趋势。而记者查阅多家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显示,一季度国内主要大厂的平均成本在25美元左右。这意味着,当产能过剩遭遇激进的价格战,大多数多晶硅厂家都面临着两难选择:要么赔线生产出货,要么停产裁员减亏。

在多晶硅行业一片惨淡的2011年,唯一的赢家是保利协鑫,其33%的毛利率,领衔全行业。雪球财经新能源分析师王毓明指出:“这主要得益于协鑫不断改进多晶硅生产设备和技术。”

 

王毓明认为,与其说是政策和贸易环境恶化将中国光伏逼上绝境,不如说是五年来不顾产能过剩的现实而疯狂涌入的资本将中国光伏推入了泥淖,“2012年必然是一个光伏产业的洗牌年,产业越来越集中是大势所趋,光伏企业指望政府以纳税人的钱更多地补贴光伏企业是不切实际的,只有那些最早突破了技术瓶颈并在管理上实现了产能优化的企业,才最有可能活下来。”

彭小峰正面回应赛维“破产”

:“我不愿意用‘永远’这个词,但他真的很难再翻盘了。”如果一个行业的绝大多数从业者都这样评价这个行业的龙头公司,你觉得真实状况会怎样?
赛维LDK,不幸成为了“破产呼声”最高的大光伏公司,过去两个月,在经历了裁员停产、债主堵门和破产传言等一系列负面风波后,处于风暴中心的董事长彭小峰,接受了独家专访,首度回应破产传言,他说,现在光伏行业看赛维,就像十年前看乔布斯。

赛维会破产吗?


记者:最近光伏业界都很关心你和你公司的真实状态。

彭小峰:我也不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压力了。金融危机时更困难,硅料厂建到一半,停下来就是废铜烂铁,现在该建的都建好了,不会一边生意不好一边还要继续投钱。公司这次危机比2008年危机时好多了。


记者:但几乎整个光伏产业界,认为赛维这次比上次更危险。

彭小峰:上次赛维的品牌、技术、规模和产业链优势都还没形成,现在都形成了,而且拥有专业的全球化的人才团队,应该更有信心才对。


记者:这信心和赛维最近再次拿到国开行20亿贷款有关吗?

彭小峰:现在银行对我们几百亿的授信,每个礼拜都在用,这20亿没有什么特别的。
记者:这很容易让人想起,2009年江西信托出15亿元购买硅料厂15%股权的情景,当时也是在资金最紧张时政府伸出了援手。

彭小峰:银行的支持是一方面,关键还是要靠企业自身。目前虽然市场波动,但市场正在向优势企业集中,像赛维这样有品牌优势、技术优势、规模优势和产业链优势的企业,春天很快就要来了。
 

记者:那么,赛维会破产吗?

彭小峰:我们是太阳能光伏行业里非常非常少能具备上述优势的公司,我们更多是把行业洗牌看作非常好的机会。


记者:所以外界担心的破产问题,是不存在的吗?

彭小峰:最近一会儿传这家破产、一会儿传那家破产,这个行业里面什么耸人听闻大家就去炒作什么。这样去炒作一个战略新兴行业的困难,放大所谓风险与危机非常不负责。

我不知道,我没听说过

记者:去年你一直在努力分拆赛维的硅料业务到香港上市,上市失败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彭小峰:硅料上市我们仍在努力,当然这有赖于光伏及半导体市场的好转,我们非常有信心。

记者:但是国开金融、建银国际、中银国际这三家“国字号”基金的投资者,我们得到的信息是,他们表示了失望。

彭小峰:不会,作为我们的战略投资者,我们得到他们很大的支持。
 

记者:但据我们的了解,他们对硅料业务能在2012年底上市已经不抱希望了,现在只希望把当初投给硅料厂的股权退出来,拿回2.4亿美元的注资,正寻找接盘者。

彭小峰:我没有听说过。

记者:据说,3月份国开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几家主要债务银行就和新余市政府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驻扎新余,帮赛维处理财务问题,有这回事吗?

彭小峰:我不清楚,你们理解的信息可能不对称。

记者:特别委员会已经开过两次会了,你不清楚吗?

彭小峰:不清楚,你的理解是不对的。

记者:现在美国资本市场已经基本失去了融资能力,2011年包括尚德、英利等在内的美国上市公司都考虑过私有化,从美国退市后重新回中国上市,你有考虑过走这条路吗?

彭小峰:赛维从公司成立以来就在跟资本市场进行各种对接,我们不排斥任何一种想法。最关键的还是按公司设定的目标一直走下去。



 

热点话题
阅读下一篇文章

联系我们/Contact

商务会员、广告投放、软文营销
张先生:
电话:0551-6384566313309693356(同微信)
传真:0551-69121327
QQ: 936604464
投稿、编辑事务、 展会合作、友情链接互换
杨女士:
电话:0551-69121329
传真:0551-69121327
QQ:3328675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