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好光伏产业的理由
第一是较高的资产收益率水平。
随着设备价格的降低,这个收益率水平不断的提高,前提是补贴费用不变。
第二是足够长期的稳定现金流。
现在拿到国家发改委的批文之后能够享受锁定价格的收入,国家在20年之内发多少收多少。20年以后还有5年以当地标杆电价上网的机会,恐怕我们做租赁也做不到20年,一个电站做3年、5年就有其他成本来置换,所以这个资产可以重复做很多笔。这里有比较好的一点,现在银行端对电站资产不是特别了解,个人的体会是,当大资金、银行资金关注到这个市场,有很稳定的资金流观察到它,如果把重心向下移我们的空间就被挤压掉了,要做就趁早。
第三是更大的市场空间。
这是相对水电和核电说的,中国的水资源开发的差不多了,继续开发收益率水平会下降,增长空间基本上已经接近天花板水平。核电实际上就是遭遇了黑天鹅,日本福岛事件之后受到影响。再一个中国核电产业周期非常长,保守是三到五年,更长是十年。
第四个是光伏的市场规模还挺好。
国家大力推广分布式光伏,大概有2000万左右的资金,也可以开展这样的融资租赁业务,而且要考虑去掉承租人30%的自有资金,而且分布式比较稳定,如果用户好的话现金流会更高。
二、存在哪些风险
第一个风险,因为弃风弃光导致的资产收益水平下降的风险。
现在我们取得并网许可,但是当地电网不接纳风力发电,实际上是地方行政管制的问题,他们愿意接给当地的风电火电。国家已经高度重视了,尤其是针对风电,能源局已经表态,“十三五”期间是这样的操作模式的,如果当地有限电就不给你风电,如果没有限电就可以给你风电。
第二个风险,电站的质量风险。
如果你是新建电站,可能要看当地的风控资源情况,设备的质量和建设方的专业程度。如果是已经并网的就更好了,你看过往的电费数就可以把握电站的质量问题。
第三个风险,补贴延迟的问题。
通过过往的票据就大概可以了解当地的补贴延迟情况。
三、光伏的现状
受国家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迅速提升。2016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达到34GW,占全球新增装机比重44%;累计装机达到77GW,超过德国成为全球最大光伏装机国家。2017年上半年,受“630”抢装因素带动,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达到24GW,我们预计全年光伏新增装机有望超过40GW。
能源局近期发布的《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对2017-2020年光伏行业发展作出指引,地面式集中电站(包括领跑者项目)将维持年均20-23GW的新增装机,分布式项目采用备案制,不受指标约束。另外,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在内的7个省(区、市)集中式电站以及不限建设规模的分布式光伏、村级扶贫电站以及跨省跨区输电通道配套光伏电站均不在规划20-23GW的装机规模中。看到民间资本募集资金的情况以及政府拉动这个产业的情况,两边都在使劲儿。
四、光伏产业大数据
据统计,上市公司装机十强,五大四小电力集团不是央企就是国企,有非常大的融资能力,对资金非常敏感。
五、关于其他的一些新兴战略产业
节能环保是十万亿的市场,“十三五”期间新能源产业大概有两万亿以上的增长,而在“十三五”同期,国家预期节能环保会有十万亿以上的增速。
新兴装备产业未来会不断提高,他们不断在市场上通过定向增发的形式或者通过出售股权的形式不断在融资,这里蕴含着大量融资租赁的业务机会。一些传统行业在走下坡路,我们更应该关注国家政策扶持的,而且本身又有很好现金收入水平的这样一些行业。
能源互联网同样是万亿级别的市场。能源互联网有五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储能,储能主要用于风电厂和光伏发电,白天有光,晚上没有光就发不了电,他可以把光储备起来,把储备的电能通到电网上去获得比较高的收益。还有是特高压,还有智能管理、节能减排和大数据的挖掘等等。
节能环保方面,环保部长表示“十三五”期间环保投入增加到每年2万亿左右。今年的环保投入据查询了一下大概700亿左右(不是官方数据)。据报道称未来投入2万亿左右,这个数据可真不敢想象,就算投入2000亿也比现在投入多四五倍。但这是国家战略层面的问题,所以未来环保方面会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