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关注的是,捷佳伟创曾于2015年10月16日挂牌新三板,直到2018年6月6日才终止挂牌。据悉,2016年3月,公司进入上市辅导阶段;2017年4月7日,其向证监会提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
期间,公司一度因保荐机构国信证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而在2018年2月1日中止IPO申请;好在,最终于今年4月17日,公司首发申请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
捷佳伟创自称是“一家高速发展的光伏设备及绿色能源产业专用设备制造商”。公司主要产品为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全部应用于太阳能光伏产业。公司的产品包括PECVD等六大类光伏设备和ZnO-MOCVD等光电设备。
捷佳伟创本次上市发行价格为14.16元/股,募资约11亿元用于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片设备(新型半导体掺杂沉积工艺光伏设备)制造生产线建设项目、研发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国内营销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等方面。
财务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捷佳伟创营业收入与分别是3.49亿元、8.31亿元、12.4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是4013.68万元、1.17亿元、2.54亿元。此外,2018年前三月,公司营收3.8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是7499.9万元。
在招股说明书中,公司预计,其2018年1-6月营业收入将在7.8亿元-8.07亿元,较2017年1-6月增长19%-23%;预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72亿元-1.94亿元,较2017年1-6月增长15%-29%。
然而,在“5.31光伏新政”推出、对家A股光伏上市公司业绩下滑的背景下,这家深处光伏行业的公司此时登陆A股,不免让关注者为这只前新三板挂牌公司的A股之行“捏”一把汗。
6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5.31光伏新政”)出台。通知显示,根据行业发展实际,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规范分布式光伏发展;“今年安排1000万千瓦左右规模用于支持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同时自发文之日起新投运的光伏电站标杆电价和分布式度电补贴均下调0.05元。”
彼时,消息一出,引起光伏行业极大震动。来自Choice数据的光伏行业指数显示,6月1日、4日、5日,光伏行业指数已经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与此同时,多家光伏上市公司股价连续下跌,阳光电源、通威股份、隆基股份等光伏行业龙头股甚至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停。
另一方面,6月5日,一封题为《关于企业家对三部委出台531光伏新政的紧急诉求》的联合签名信传出。该签名信显示,通威股份董事长刘汉元、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中来股份(300393.SZ)董事长林建伟等数家上市公司在内的11位光伏行业企业家,集体呼吁放松“5.31光伏新政”。
近些天,相关光伏上市公司发布今年上半年业绩情况,多少依然受到前述政策影响。7月13日,专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膜的中来股份发布2018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18年上半年盈利5300万元~8500万元,下滑44.76%至65.55%。
研发光伏照明产品的珈伟股份同日称,公司预计2018年上半年净利同比下降95.57%-82.27%,预计盈利1000万元-4000万元。公司坦言,受国家宏观政策、金融“去杠杆”以及国家5.31光伏新政出台的影响;同时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2200万元。
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捷佳伟创的相关补贴2048.31万元,占当年总盈利额的比重略超8%。不过,从具体业务情况来看,按照行业周期推算,5.31光伏新政或将对捷佳伟创未来的营收产生影响。
恒泰证券最新研报认为,尽管现阶段太阳能光伏行业逐渐步入平稳健康发展阶段,但若未来光伏制造成本及系统成本下降的幅度慢于补贴下降的幅度,“将对我国的光伏行业的市场需求和行业景气度产生较大不利影响,进而可能使得公司境内新签订单及经营业务出现大幅下降的风险”。
捷佳伟创招股书显示,未来1-2年,公司将继续巩固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将适时把握光伏行业整合和技术升级的趋势,持续进行研发和创新,从而有利于公司创造和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