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网

太阳能光伏行业
领先的资讯
当前位置: 光伏产业网 » 储能技术 » 正文

收藏 | 两大储能应用场景被看好

核心提示:收藏 | 两大储能应用场景被看好
近日,多位与会院士及企业高管就储能应用前景作出研判,两大应用场景被看好:一是储能在低空经济等交通电动化场景的应用;二是储能搭配绿氢、绿色甲醇等构成的“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产业链。

储能将支撑低空经济等交通电动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在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储能产业与低空经济》的演讲:“如果没有储能产业,不可能有低空经济,发展低空经济一定要发展储能产业。”

陈立泉表示,低空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除了城市需求之外,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亦大有可为。到“十四五”末,中国低空经济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将达到3万亿元至5万亿元,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

包括在低空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电动飞行汽车在内,交通电动化涵盖许多方面,比如城市间交通使用的电动火车、电动飞机、电动轮船,城市、农村内使用的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电动公交、电动地铁、低速电动车等。

陈立泉介绍,换电+储能一体化是交通电动化中的一大创新点。换电模式具备特殊的优势,是解决电动交通续航里程焦虑的重要手段。换电站中的储能“充电宝”用谷电储能(即在用电低谷、电价低时充电),可增强交通工具的经济性。当前充电仍是主流,但充电具有容量不足、充电慢、设备兼容性等问题。陈立泉认为,构建储电+换电+充电的基础设施,为快速发展电动汽车、电动船舶和电动飞机,早日实现交通电气化创造了条件。

受益于储能+充换电,多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取得亮丽业绩。能辉科技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000万元至4000万元,同比增长414.41%至585.88%,业绩增长原因包括公司重卡换电、储能海外业务在上半年开始贡献合同收入和利润。特锐德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79亿元至2.07亿元,同比增长90%至120%。特锐德表示,上半年“智能制造+集成服务”及电动汽车充电网两大板块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继续保持公共充电终端市场占有率第一、充电量第一的龙头地位,上半年累计充电量约58亿度,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1%。

“风光储氢氨醇”具备广阔发展前景

多位嘉宾分享了“风光储氢氨醇”产业链的发展机会。虽然该产业链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但自去年起就受到广泛关注。

欧洲工程院院士常焜就光氢能源转换的路径进行了分享。他表示,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均在推进绿氢的应用。中国将氢能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美国能源部发布的国家清洁氢能战略和路线图提及,到2030年,可再生电力制取绿氢产量达1000万吨/年,成本低至1美元/千克。

常焜引用其他经济学者的研究结果表示,经济性最好的两种将光能转换为氢能的路线分别是,用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以及直接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用光分解水制氢。前一种技术路径目前比较通用,其中常见的路径包括碱性水电解、酸性水电解以及海水电解。这种技术的制氢效率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光伏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提升。

常焜团队正在开发后一种光解水制备氢气的方法。这种技术的好处是可以大幅降低氢气的制备成本。这项技术20世纪即诞生,但在发展中长期处于瓶颈阶段。直到2021年,日本开发出世界首套100平方米的光催化水分解制氢阵列板反应器,常焜认为“这开启了一个光解水工业化发展的进程”。

常焜认为,待光解水技术成熟后,可以形成光催化制氢—氢氧分离—合成氨—氨用于绿色生态、农业等方向的产业链。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主任赵勇强表示,在难以电气化脱碳的领域,氢能的利用成为必选项。氢又可合成氨,现在氨已可以作为煤电的掺混燃料。未来,氨的产业作用值得进一步挖掘。

河南创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玉锋表示,决定能源转型的关键是8小时以上的长时储能。长时储能的理想选择是把储能和氢能相结合。其中,长时储能的最佳载体是液体,比如绿色甲醇、绿色液氨。长时储能的绿色来源是风能和太阳能。

杨玉锋引用大力看好“风光储氢氨醇”产业的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的观点:“碳中和的核心是能源转型,储能是能源转型的核心,而且不仅是短期储能,还要有长时储能技术。液体是最佳的能源载体,把太阳能、风能转成绿色甲醇液体储存下来是解决中国石油不够和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

多家上市公司正在布局“风光储氢氨醇”产业链。例如,2024年以来,中国天楹在东北地区成立“风光储氢氨醇”产业链公司,主要设立地点包括吉林省白城市、黑龙江省绥化市、吉林省辽源市。记者注意到,在一个地方,中国天楹往往成套设立风光发电、制氢、制醇、制氨公司。
分享:

阅读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