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网

太阳能光伏行业
领先的资讯
当前位置: 光伏产业网 » 储能资讯 » 正文

低于五毛时代!工商业储能柜价格喊到0.478元/Wh

核心提示:低于五毛时代!工商业储能柜价格喊到0.478元/Wh
2023年工商业储能市场一片红火,2024年进入一半蓝海一半火焰状态,时间来到2025年,工商业储能可以说是陷入“腥风血雨”局面。

3月28日,在一展会现场,长园能源宣布了其工商业储能柜定价:

焕能-EnerFusion-125/261L:
125kW/261kWh,0.508元/Wh起焕能-EnerFusion-215/418L:
215kW/418kWh,0.478元/Wh起

微信图片_20250331173854

前不久,一家工商储厂商刚报出0.486元/Wh-0.537元/Wh的价格。

这不得不让许多行业从业者感叹:“现在的竞争态势,太恶劣了。

”现在的市场已经成了僧多粥少,抢单横行的局面。因为不管你报价多低,很快就会出现有人报价比你还低。

当前国内虽说是大储装机规模仍占据主导地位,但这些项目大部分集中在央国企和头部企业手中。

日前,国家能源集团集中披露了该集团2022年-2025年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情况,或成为国能集团即将全面发力储能的信号。

截至2025年1月,国家能源集团在运新型储能项目共116项,总规模3769.9MW/8716.2MWh。

国家能源集团正在大力推进新型储能领域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在电化学储能、火储调频、构网型储能、热电解耦、混合储能等多方向布局,稳步实施风光储联合运行,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

与此同时,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储能黑马中车株洲所储能项目中标规模达2356MW/6812MWh,实现断层第一。

大型储能项目的竞争可以说是相当激烈,而工商业储能领域相较于大储来说,进入门槛相对较低,这也成为不少企业进入储能行业的首选赛道。

从2024年1-12月工商业储能装机量可以看出,整体呈现不断上涨趋势。总体来说,工商业储能市场仍是初创企业的最佳选择。但同样也面临着与头部工商业储能企业的竞争压力。

微信图片_20250331173948

当然,任何一个行业在发展中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痛点,工商业储能也不例外。

目前,工商业储能面临的十大难点问题需要解决。

01分时电价政策转向的不确定性

国内工商业储能项目主是根据尖峰平谷电价差异,在电价低时存入电能、电价高时释放电能来盈利,而分时电价的机制往往是由宏观政策制定,但政策的转向是终端电力用户不可预知的,这也导致了很多的业主在一次性购买设备时持观望态度。从工商储机柜以10年质保、15年的设计寿命的生命周期来看,项目建设时的分时电价机制是否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延续是一个最大的未知数。目前,储能并不存在一种类似于分布式光伏的确定性的盈利模式,来计算长期收益率。

02监管政策和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电站建设成本无法计量

因为偶有事故的发生,无论是电网还是政府部门,不断对储能电站的验收标准提出新的要求。国家级相关部门正酝酿储能电站的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由于业主对储能的安全性较为担心,很难下定决心投资储能。同时也会让投资方持币观望,究竟要建成什么样的电站才符合标准?索性就继续观望。

03工商业用户的用电规律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用户负荷的不确定性,无论是负荷的增加、负荷的减少、用户负荷曲线的峰谷时段变化,都与储能的收益率密切相关,这都无法通过锁定合约时段和价格去规避风险。

04工商储机柜并未经过长时间运行验证

不同于大储和户储,当下在市场内流通的工商储机柜从出生至今,多数没有超过三年,没有经过大量装机和长时间的运行验证,其故障率仍是一个行业内避而不谈的未知数。

05电芯的循环次数不等于系统的循环次数,暗中存在着巨大隐患

例如电芯厂家会说我们要求恒温运行25°,没有达到的话后续责任不好划分。可现实情况很难做到始终保持恒温运行25°,运行平台能否做到把每一次的充放电都记录下来,能不能检测到每个电芯。

06储能资产很难流通交易

在工商业储能领域真金白银的资方并不多,不少投资方是通过“收路条-建电站-卖电站”的模式实现资金周转的,但是现在这条路还没走通,储能资产不像光伏一样可以很好的流通交易。

07非技术成本不断推高

当下不断出现的储能项目安全事件,正在导致各地方对储能项目施工建设要求的不断收紧,从而衍生出项目建设的非技术成本不断被推高的现象,比如说额外的消防设施、额外的站房设置等,各种非技术成本的叠加甚至直接增高项目成本0.2元/Wh。而目前的工商储项目投资测算中往往忽略了各种非技术成本,在项目的具体执行中容易导致成本“失控”。

08居间乱、设备乱,让业主盲目上储能

随着工商业储能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各路“神仙”也蜂拥而至,导致居间费用层层加码,而且严重耽误项目落地效率。一些不专业的设备商/投资商为了卖设备/上项目,让业主盲目上储能,有些方案使得储能柜在充电时突破了企业需量上限,峰谷套利省的钱还没有要交的需量电费多。

09收资难也是一大问题

据了解,工商业储能项目完整的资料需求超50项,涉及土地产权、管网基建、电力设施、历史用电、政策补贴等多个维度,线下管理极易发生缺漏。同时,项目涉及多轮收资与分析测算,线下管理项目资料形成信息孤岛,导致信息不透明、传递时延长、进度管理难度大。此外,各企业清单内容标准不一,导致收资清单不明、标准不清、版本混杂。

10工商储配光伏的收益无法支撑大规模应用

工商业的应用场景往往是白天的用电负荷大,光伏在白天的发电基本被自发自用掉了,配套个储能机柜将多余的光伏发电存起来的逻辑显得有些牵强。而工商储配光伏的逻辑显然是更能说得通,但当下工商业储能存在最主要还是因为峰谷价差,配光伏去走光伏度电成本低于市电的逻辑并不是出发点,整个模式的收益也无法支撑工商业储能的大规模应用。因此,希望工商储厂商们在面临当下“卷”的局面以及行业存在的难点时,可以作出理性的思考和战略布局,避免陷入一窝蜂的混乱局面。
分享:

阅读下一篇文章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