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网

太阳能光伏行业
领先的资讯
当前位置: 光伏产业网 » 企业动态 » 正文

狂砸21亿!德业股份要在亚非拉上演储能“闪电战”

核心提示:狂砸21亿!德业股份要在亚非拉上演储能“闪电战”
4月1日,德业股份宣布斥资21.27亿元在浙江慈溪建设年产16GWh工商业储能产线。

从公告内容来看,项目分两期推进,一期7GWh、二期9GWh,计划在拿地后36个月内竣工投产,60个月内达产复核。

微信图片_20250409140257

这一动作看似是企业的常规扩产,实则暗藏深意:在欧美储能市场厮杀正酣之际,这家浙企正悄然将筹码押向欧洲、亚非拉等海外市场的高增长需求。

微信图片_20250409140302

"出海“选择为何是亚非拉?

从表面看,这或许是企业在新兴市场寻找增量空间的常规操作。但细究之下,德业股份的布局远非“出海”二字这般简单。

其一,亚非拉的能源困境恰是储能刚需的温床
南非电网老旧程度堪比“定时炸弹”,年均停电损失高达GDP的3%。一套500kWh储能系统即可撑起中型工厂8小时运转,这对当地企业而言是实打实的“生产刚需”。而在东南亚、中东等地区,频繁的极端天气与脆弱的电网系统,正催生出对稳定电力供应的迫切需求。

其二,高电价正在重塑商业逻辑
德国分时电价峰谷差突破0.4欧元/kWh,这意味着一套1MWh储能系统每年可通过“低买高卖”赚取超18万欧元。在巴西、南非等电价波动剧烈的市场,工商储项目的回本周期被压缩至3年以内,甚至低于部分传统能源项目的生命周期。这种经济性优势,让储能从“可选配置”变成了“必选方案”。

其三,政策补贴与市场空白形成双重红利
亚非拉各国政府正疯狂撒钱刺激储能装机:南非计划五年内投入超千亿兰特补贴可再生能源项目,印尼、菲律宾等国对工商储设备免征进口关税。而欧美企业受限于本地化服务能力,往往难以深入这些区域。德业股份凭借“中国研发+东南亚制造”的组合拳,既能绕过美国25%逆变器关税,又能通过马来西亚基地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占尽先机。

德业股份的底牌是什么?

技术路线独辟蹊径

不同于宁德时代、特斯拉押注大型储能电站,德业股份选择“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其工商储系统支持从50kWh到MWh级灵活扩容,特别适配非洲工厂、东南亚通信基站等碎片化场景。更致命的是其“All in One设计”——将光伏逆变器、储能电池、能源管理模块高度集成,安装效率提升60%,恰好戳中亚非拉地区技术人才匮乏的痛点。

成本控制近乎“暴利”

财报显示,2024年德业储能逆变器毛利率高达53.12%,远超同行平均水平。这背后既有自研芯片压缩硬件成本的优势,更离不开马来西亚基地的区位红利——东南亚人工成本仅为中国的1/3,且临近目标市场,物流费用骤降。据测算,2026年新产线投产后,海外项目综合成本还将下降12%,进一步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商业模式暗藏玄机

不同于传统设备销售的一次性收入,德业股份通过“硬件+软件”捆绑策略实现持续盈利。其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可实时优化充放电策略,帮助客户提升收益15%-20%,而这套系统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在南非,已有客户通过其算法每年多赚超百万兰特,这种“授人以渔”的模式正在形成客户黏性极强的生态闭环。

暗流涌动的行业变局

德业股份的激进扩产,实则是中国储能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过去十年,中国企业靠低价倾销抢占欧美户储市场,如今面对库存高企的红海竞争,转向亚非拉开辟新战场已成必然。但这条路注定充满挑战:当地政策风险频发、支付能力薄弱、本土化服务网络建设难度极大。

不过,德业股份显然已做好“持久战”准备。其在南非设立的本地化服务中心、针对伊斯兰国家的定制化清真认证、与非洲本土企业的股权合作,均展现出超越单纯卖设备的战略纵深。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看到这家浙企改写全球储能版图——不是靠规模最大,而是靠最懂亚非拉的“毛细血管”。 
分享:

阅读下一篇文章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