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亮相打出储能市场当前最具冲击力的一拳,在行业内掀起层层涟漪,不仅刷新了工商业储能产品的价格底线,喊出“0.588省心钱到家”的口号,更以其独创的"标准化安装+AI智能管理"模式,重新定义储能行业的竞争维度。

一、价格战背后的技术内卷博弈
在此次展会上,科陆电子推出的Aqua-E522工商业储能系统以极具冲击力的价格策略引发广泛关注。针对不同客户群体,企业设计了阶梯式定价体系:
●纯设备款:
采用瑞浦电芯的522kWh储能柜,5台起订单价为0.568元/Wh,若采购量达到20台可享受0.518元/Wh的顶格优惠;搭载宁德时代电芯的版本,20台批量采购价则为0.58元/Wh。

●更具颠覆性的是含安装服务的套餐:
瑞浦电芯版20台起订综合成本仅0.588元/Wh,宁德版本则为0.65元/Wh。


这种定价策略不仅将宁德电芯产品价格拉低至行业新低,更通过规模化采购实现了全链条降本。值得注意的是,科陆电子此次定价暗藏玄机。表面上看,0.588元/Wh的价格似乎与传统市场价格相差无几,但其背后却隐藏着两大核心优势:一是依托美的集团的供应链整合能力,实现电芯采购成本的极致压缩;二是通过标准化安装体系,将隐性施工成本透明化。
据企业负责人透露,传统储能项目安装环节往往存在收费混乱、标准不一等问题,而科陆电子通过明码标价的58项标准化服务清单,将安装成本精准控制在0.07元/Wh以内,大幅降低了客户的决策门槛。
二、凭借技术突围重塑行业生态
在价格竞争白热化的当下,科陆电子选择以技术突破构建差异化竞争力。其发布的Aqua-E522产品采用"All in one"集成设计方案,将储能柜体积缩减30%,综合效率提升至90%以上。

更值得关注的是企业在电芯管理上的创新举措:严格实施"三个月新鲜度"管控,确保所有出厂电芯均在生产后三个月内完成交付;提供瑞浦兰钧/宁德时代双品牌选择,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差异化需求。
在系统效能层面,科陆电子通过液冷散热技术的应用,使设备寿命延长15%以上。搭配自研的"科陆智储AI"平台,可实现光储协同优化调度,需量管理精度达98%,年电费节省最高可达45万元/兆瓦。这种技术赋能不仅提升了产品性能,更创造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储能资产从传统的"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转变,为投资者开辟了新的收益渠道。
三、从价格竞争到价值竞争跃迁
科陆电子此次新品发布的影响远不止于产品本身。其首创的"标准化安装+明码标价"模式,首次将安装环节的隐性成本透明化,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跃迁。通过依托美的集团覆盖全国的售后服务网络,科陆电子实现了"72小时响应,30天完工"的服务承诺,能够有效破解传统施工周期长、标准不统一的行业痛点。
在政策层面,随着《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的出台,标志着储能行业正式告别"强制配储"时代。而科陆电子此时推出"0.588元/Wh交钥匙工程",恰逢其时地抓住了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机遇,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入场机会。
四、深层隐忧:低价背后的思辨
尽管科陆电子的新品发布赚足眼球,但其始终存在行业深层次矛盾。首当其冲的就是价格战的可持续性问题。当前主流厂商的毛利率已普遍降至15%以下,部分企业甚至面临亏损压力。过度依赖价格竞争可能导致研发投入不足,影响后续技术迭代。0.588元/Wh,不应该仅仅是口号式喊出的报价,而应该是经过电芯成本控制、渠道优化、安装标准化和运维智能化一整套体系沉淀下来的结果。
其次更深层次的隐忧来自技术路线选择的不确定性。当前磷酸铁锂与钠离子电池的技术路线之争愈演愈烈,液冷/风冷散热方案的长期可靠性有待验证。值得警惕的是,有部分企业宣称的"超长寿命"实则暗藏风险——工商业储能作为高政策导向性产品,过度追求理论寿命可能忽视短期收益,反而增加投资风险。储能市场从不缺价格竞低者,能率先将“价格战”升级为“价值战”的企业,才能够从万亿市场中跻身而出。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唯有兼具成本控制力、技术创新力和生态构建力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科陆电子此次发布的新品,有应对行业变局的主动出击,也有对储能商业本质的深刻思考。
此次新品亮相在概念上有成功地将其工商业储能从"奢侈品"变为"普惠型"投资品,但实际应用还需经过市场检验,来完成从价格竞争到价值创造的华丽转身。对于整个储能产业而言,这场始于价格,导向价值创造的终极命题始终是现下需要去思考及转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