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国家电网公司印发2020年1号文件《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攻坚突破的意见》,不仅提出要立足综合能源服务、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增长新动能;还明确要推动完善分时电价政策,建立尖峰负荷避让补偿机制,激励用户主动削峰填谷,降低用户总体用能成本。
令储能人振奋的是,1号文件中储能再次被国家电网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让不少乐观从业者认为重启之前被“叫停”的电网侧储能并非无可想象;完善分时电价政策,建立尖峰负荷避让补偿机制,亦让用户侧储能看到了机会。
而1号文件并非产业政策却能聚焦产业目光,是因为储能市场无论是2018年的“高速发展”还是2019年的“突然遇冷”,或者是现在的“复苏迹象”,皆取决于电网公司。可以说电网公司是一个市场激活者的角色,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
众所周知,2018年电网侧储能兴起即超越,以206.8MW的新增投运规模占据各类储能应用之首。然而,正当储能人准备趁着2018年电网侧储能的良好势头,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候,却发现储能产业又在2019年急转直下进入“寒冬”。
导致这种“戏剧性”变化的最大因素源于2019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中明确电储能设施不得计入输配电价。
其实,整个2019年只有这一条明确对储能说“不”的政策,但仅这一条规定就足以扼杀大批酝酿中的项目。尤其是对于扮演市场激活者角色的电网公司而言,其影响是立竿见影的。
国家电网先是在2019年上半年工作会上明确电网侧大规模储能建设暂缓,后又于2019年11月22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再次强调了不得以投资、租赁或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开展电网侧电化学储能设施建设。
在这种大背景下,资本市场的表现更加惨淡。通过能见调研发现,2019年储能企业业绩普遍大幅下滑,部分企业业绩甚至出现断崖式下跌。
如今,国网1号文件的发布重申了储能产业的战略性地位以及完善有利于储能发展的市场机制,让已进入深度调整期的储能产业坚定了信念,看到了希望。
事实上,国网公司未来仍然会大力发展储能产业。
国网公司内部有过预测,预计2025年,我国清洁能源发电将新增装机1.8亿千瓦以上,市场投资规模将突破7200亿元。但是,大量波动性、随机性清洁能源(主要是风电和光伏)接入,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挑战,这为储能服务市场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和机会。国网公司预测随着近几年电储能技术日趋成熟、成本大幅下降,电力现货、辅助服务市场深入推进,预计2025年储能电站年新增容量将达到2500万千瓦,市场投资约为1300亿元。
此外,储能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力推的另一大战略新兴产业——综合能源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意味着国家电网公司不会退出储能产业,但其作为新兴行业,崛起之路充满艰难和曲折也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未来,中国储能市场的规模短期内可能会缩小,但行业的发展方向不会改变,风口也依然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