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清洁能源产业存在问题
产业规模总量偏小。2018年,全市清洁能源产业实现增加值42亿元,仅占全市GDP的0.55%,远低于国内先进城市的发展规模。产业核心竞争力不足。我市清洁能源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多数企业研发力量薄弱,技术开发投入不足,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较少,部分关键技术与装备还依赖外部输入。清洁能源对产业带动作用弱。清洁能源产业应用与制造业融合度低,清洁能源使用占比不高,不能有效满足清洁能源应用快速增长的需求,对其他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产业龙头企业少。我市清洁能源领域企业数量众多,但是大部分规模较小,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较少,无法吸引产业链相关企业集聚,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融资机制有待完善。财政扶持不足,税收优惠激励力度有限,投融资渠道不畅,信贷成本过高,企业融资困难,市场开拓乏力等。
大连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建议
聚力做大做强两大重点产业。新能源汽车和氢能产业是很多省市重点布局的关键性清洁能源产业,代表着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技术制高点。聚焦两大重点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增强产业聚集效应,促进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加快提升大三大优势产业。核电、储能和风能是我市具备优良产业发展基础的优势产业,作为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发展方向,坚持立足大连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大做强,同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业态,推动优势产业迈向产业链高端。加快布局前沿性产业。着力培育太阳能、海洋能、生物能等先导性、前沿性产业发展,引领清洁能源产业技术发展前沿,紧跟国际步伐,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做好技术成果转化,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加快清洁能源推广应用。围绕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强度“双控”等重点任务,着力推进清洁能源在绿色电力、绿色热力、绿色交通等领域的生产与应用,以绿色能源革命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清洁能源在其他产业领域的推广应用。有效拓展融资渠道。加大财政资金对清洁能源资源评价、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检测认证体系建设等领域的倾斜力度,激励国有资本、民营资本等各类社会资本投资清洁能源产业,积极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采取投贷联动等新模式加大对清洁能源产业倾斜支持力度,形成“政府引导、政策调节、市场运作”的投融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