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网

太阳能光伏行业
领先的资讯
当前位置: 光伏产业网 » 资讯 » 光伏市场 » 正文

对话天合光能董事长:中国碳中和目标下,光伏产业未来之路

核心提示:对话天合光能董事长:中国碳中和目标下,光伏产业未来之路
   BCG《中国气候路径报告》研究表明,发展可再生、核能等清洁能源对中国和全球去碳减排事业至关重要。在中国推进能源转型的伟大进程中,涌现出一批出类拔萃的新能源企业。他们在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中持续突破新的高峰,对中国清洁能源成本竞争力以及渗透率提升的贡献举足轻重。天合光能就是太阳能行业领域的先行者和佼佼者。在BCG《中国气候路径报告》的撰写过程中,我们采访了天合光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纪凡先生,就中国节能减排事业、光伏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天合光能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期受访嘉宾:高纪凡先生
  
  高纪凡先生于1997年12月创立天合光能,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同时担任民建中央常委、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全球太阳能理事会联席主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顾问委员会创始成员等职务。高纪凡先生先后获得南京大学化学系的学士学位和吉林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的硕士学位。
  
  Q
  
  习近平主席近日在联合国大会宣布,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如何看待该政策导向?对中国节能减排事业有怎样影响?
  
  高纪凡:在全球减排一致性面临分歧、气候治理努力出现倒退的关键时刻,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了中国更进一步的节能减排目标,这一目标相比之前力度更大、时间也更紧迫,这表明中国正实实在在地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在走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是意志坚定、言行一致的。这对于推动各国采取更果断勇敢的行动,促进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控制温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习主席在联大提出的目标具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和风向标意义。很显然,为了完成这一目标,中国国内必须提出更加积极、严格的节能减排措施,必将以更大力度和投入来支持光伏新能源等绿色能源的发展。对于这样的政策引导和趋势性变化,我们感到很振奋也很高兴,期待中国的节能减排事业和绿色能源产业能够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这对于中国的绿水青山建设、对于美丽地球家园建设,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具体而言,我有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建议“十四五”规划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目标任务,研究并提出与对外宣示相衔接的“十四五”碳排放控制目标,同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完善配套制度和政策,建立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
  
  二是建议积极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制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提出全国重点行业、不同地区梯次达峰方案,确保全国如期实现达峰目标。
  
  三是建议加快推进低碳发展重点工作,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继续推进低碳试点示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近零碳乃至零碳示范区建设,加快启动气候投融资试点。
  
  Q
  
  近十年来,国内光伏的生产、装机量均以20%左右的年均增速高速增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和需求国。您认为未来是否会延续该趋势?
  
  高纪凡:第一,光伏的高增长还会继续。虽然不排除短时间受政策、市场环境变化会出现一些波动,但从较长时期看,高增长还将持续较长时间。一组数据对比: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截止到2019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01,066万千瓦,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量为20,468万千瓦,占比仅为10.18%;对比火电装机119,055万千瓦、占比59.2%的比重,差距还很大。从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到,光伏的未来发展空间和市场需求还很大。
  
  第二,在高增长背后,中国光伏在质量和深度上的发展也值得关注。在技术创新推动下,中国光伏成本在大幅度下降,很多产品的成本下降到10年前的十分之一左右。未来,中国光伏还有进一步的降本空间,成本优势会更加明显。另外,光伏产品的智能化、科技化会更强,与电网适配性、与消费终端的友好性会更强,这些变化都将反过来推动光伏的更进一步大发展。
  
  Q
  
  光伏行业目前面临的主要机遇和挑战有哪些?
  
  高纪凡: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绿色消费理念将不断普及,光伏的发展空间会进一步打开。当光伏发电走向平价时代后,光伏行业的发展将加速从政策驱动型转变成市场驱动型,光伏发展将面临更多良好机遇,主要包括:
  
  能源革命的机遇。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向已转向低碳经济。无论是2015年的《巴黎协定》,还是习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的新目标,都传递出积极的信号。能源革命已经实实在在地发生,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光伏发电正成为各国重要的能源结构改革方向。
  
  技术革命的机遇。光伏产业处于新技术革命的重要位置,未来将面临与人工智能、大数据、5G、物联网、太空科技、新材料等前沿科技的结合,将诞生出更多充满想象空间的光伏+应用。
  
  政策空间的机遇。光伏能源优势明显。太阳能取之不尽,世界各国均具备利用太阳能的广阔土地区域。与其它新型发电技术相比,光伏产业后来居上,增速位居第一。随着光伏走向不需要补贴的平价时代,政府政策的灵活性和运用空间会更大,更加市场化的光伏产业会发展得更加精彩。
  
  同时,光伏产业的发展面临的挑战很多,比如补贴退坡、并网消纳的问题等等,短期来看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不会成为问题,目前这些都已经逐步得到了解决。光伏产业要取得更大发展,需要在以下挑战中取得进一步突破:
  
  技术支撑和协同创新。光伏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产品制造,更要完全地融入到电力体系中。未来一定要通过科技创新把光伏发电技术、储能新技术、输配电新技术和用能端的能效新技术结合起来,通过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来构建一个新的能源电力体系,解决了这个问题,光伏产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运用空间。
  
  政策护航下的完全市场化。中国的电力交易并没有达到完全的市场化,在这个体系中,光伏发电处于不利地位,甚至是遭受了很多不公平待遇。未来的电力市场体系下,发电者不仅可以将电卖给电网公司,还能够与终端用户进行交易,才能实现电力交易的市场化。
  
  Q
  
  针对行业的机遇与挑战,您认为天合光能需要作何应对?哪些是天合光能关键的持续成功要素?
  
  高纪凡:中国光伏从一个小产业成长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并走向国际、领先世界,所经历的残酷竞争,超越任何一个领域。天合光能就是要在竞争中不断熔炼、不断蜕变,巩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我们认为关键的成功要素有几个方面。
  
  推动技术创新。光伏行业应该是一个开放、创新、合作的生态圈。7月中旬,由天合光能牵头和数十家企业共同参与组建的“600W+光伏开放创新生态联盟”就是一个致力于协同产业链资源、构建新一代光伏技术的行业平台。天合光能依托“一室两中心”(光伏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新能源物联网产业创新中心)加大业务研发投入,提升拓宽创新平台的高度和广度,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设立在天合光能的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国首批获得科技部认定的光伏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公司连续20次创造和刷新了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的世界纪录。
  
  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全流程管理,为客户提供高价值的整体解决方案,从价格竞争走向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创造,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天合光能的企业核心价值观里明确提出“以客户为中心”。我们的质量体系也已经做到了与全球接轨。天合光能2016年就获得了由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发布的《组件融资价值报告》“全球最具融资价值组件品牌”榜单第一名,此后几年连续蝉联。
  
  提高企业全球化管理水平。我们要在“一带一路”倡议机遇引导下,巩固和提升中国光伏企业在全球的领导地位,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化解贸易争端,倡导公平竞争和自由贸易,为促进全球能源转型贡献力量。
  
  提高数字化、智能化的应用。以5G、大数据中心、充电桩、清洁能源、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同时,光伏产业与物联网、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以及5G等技术将深度融合,深化光伏智能制造、开展数字化经营管理、推动客户的数字化服务体验等必将是智慧能源时代的新趋势。
  
  Q
  
  天合光能在企业自身低碳减排方面都做了哪些努力,未来还有哪些计划?
  
  高纪凡:天合光能怀抱“用太阳能造福全人类”的初心梦想,不仅仅是绿色能源的传播者,更是绿色发展的践行者,在生产绿色产品的同时致力于自身的低碳发展、绿色发展。
  
  天合光能始终注重绿色生产,2015年至2019年,公司每兆瓦生产所使用电力减少了47%,每兆瓦生产所使用水资源减少了32%,温室气体排放下降了46%。我们不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持续降低生产和商业运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我们在多个制造基地建立了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截至2018年底, 天合光能在中国开发投资的光伏电站项目累计并网量超过1.6GW。
  
  为持续推动节能降耗工作,公司还建立和实施了内部碳交易制度,为公司各个部门设立年度综合能耗目标,并按月度进行考核。我们全力实现用清洁能源生产清洁能源产品,天合光能因此连续两年荣获EcoVadis颁发的“全球企业社会责任成就金奖”。
  
  尽管在发展进程中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光伏发电成为主要电力来源之一是大势所趋。中国光伏行业将继续创新发展,光伏与传统能源相比的成本优势会进一步显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光伏产品的智能化、科技化会更强,与电网适配性、与消费终端的友好性会更强,这些变化都将反过来推动光伏的更进一步发展。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加持下,中国能源结构的清洁转型将为实现1.5°C升温控制以及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贡献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阅读下一篇文章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