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网

太阳能光伏行业
领先的资讯
当前位置: 光伏产业网 » 资讯 » 储能 » 正文

储能产业正朝商业化方向快速迈进

核心提示:储能应用贯穿于电力系统发、输、配、用等各个环节,其中调频、调峰、延缓输配电扩容升级、备用电源、削峰填谷、电费管理等都是目前储能最具市场价值的一些应用。

储能应用贯穿于电力系统发、输、配、用等各个环节,其中调频、调峰、延缓输配电扩容升级、备用电源、削峰填谷、电费管理等都是目前储能最具市场价值的一些应用。近年来全球储能市场稳步前行,回顾2016年,北美、欧洲、亚太等全球主要储能市场蓬勃发展,英国、澳大利亚、印度市场日益活跃。

全球储能市场迎新一轮发展

分区域来看,在欧洲:英国国家电网宣布了201MW先进快速调频响应服务采购计划,将带动51亿美元的储能设备投资,同时储能也参与到英国的容量拍卖市场,体现出市场对储能技术的极大信心;德国和瑞典实施户用光储补贴计划,用以支撑光伏自发自用水平的提高以及智能分布式电网能力的提升;法国和意大利实施海岛储能示范项目。

在东亚,韩国调频储能采购目标正在大力度实施,光储电站可获得额外的可再生能源证书;日本通过开展大容量蓄电系统供需平衡改善实证以及智慧城市分布式能源系统等项目,大力推进储能发展。

在美国,多个州政府都在制定和实施储能采购目标;在加州,储能电站已经开始替代燃气电站实施电力调峰,同时储能补贴预算进一步增加。随着需求响应竞价机制示范的开展和分布式能源集成参与电力批发市场政策的发布,储能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和获利机会。

在澳大利亚,围绕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户用光储、风光储电站、离网光储等不同类型的项目正在蓬勃起来。在印度,政府和国有能源集团也加紧了对储能的招标和计划。

受上述各国政策影响,2016年全球电网级储能项目大规模部署投运,涉及了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并网、调频、电力输配等不同领域。据储能联盟的不完全统计,规划装机达到约2.5GW,已部署近1GW。

此外,以工商业储能和户用光储为代表的用户侧储能市场也正在朝着商业化的方向快速迈进,新产品、新企业不断涌入。其中工商业储能主要应用在校园、制造企业、商业楼宇、港口、军事基地等,应用价值在于节省电费、参与需求响应、分布式能源集成参与电力市场。户用储能的典型市场是澳大利亚、德国、英国、瑞典和日本等,主要受居民电价高企、光伏上网电价下降、户用光储补贴、税收投资抵免、能源智能网络化管控等因素驱动。

根据储能联盟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三季度,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1425.7MW,同比增长31%。

中国大力拓展储能市场

中国储能市场发展起始于2010年,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技术验证阶段(2000-2010年),主要是开展基础研发和技术验证示范。二是示范应用阶段(2011-2015年),通过示范项目开展,储能技术性能快速提升、应用模式不断清晰,应用价值被广泛认可。三是商业化初期(2016-2020年),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市场机制逐渐理顺、多领域融合渗透,中国储能项目装机规模快速增加、商业模式逐渐建立。

回顾2016年,从国家宏观政策层面上看,储能正在以越来越高的频率进入到国家能源和电力行业发展规划中,特别是最近发布的电力、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都将推动储能技术示范应用列为“十三五”的主要任务,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大容量和分布式储能技术的示范应用和推广。

随着各相关领域支持政策的发布,储能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应用机会。一方面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电力辅助服务、新能源微电网这些储能直接应用的领域,展现了越来越多的储能项目机会。另一方面,在竞争性售电、增量配电网、综合能源管理、车电互联、梯次利用等领域,如何利用储能实现服务增值,如何挖掘其中潜在的储能应用市场,也引发储能企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思考。

2016年,中国多个大型储能项目规划或投运,新能源、无电地区、工商业成热点领域。根据储能联盟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三季度,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170.6MW,同比增长34%。

随着政策利好和市场机会的出现,2016年中国储能企业、地方政府也开始大力度规划布局储能,开拓储能市场,并且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专业化储能企业相继成立,部署大规模储能生产能力。电池企业与PCS 企业合作、传统光伏企业成立储能业务分公司、PACK企业成立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分公司等都是主要的公司形式。

二是海外户用储能和国内工商业储能成为中国企业追逐的热点。其中户用储能产品主要面向澳大利亚、德国、美国等,市场产品容量在2.5KWh至7KWh之间;工商业储能主要针对国内工业企业园区,系统容量在百千瓦至兆瓦之间。

三是随着动力电池企业投资扩产的不断加码,在产能过剩压力日益显现的情况下,布局储能也成为各个主要动力电池企业未来的重要方向。

四是地方政府布局储能产业,助推当地企业转型升级。比如大连出台《关于促进储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青海将锂电列为“十三五”重点打造的四个千亿元产业之一等。

综合来看,储能产业正在朝着商业化方向快速迈进。技术层面,储能技术成本快速下降、性能大幅提升;政策层面,储能产业政策支撑体系日趋完善;市场层面,支撑储能应用的电力市场环境逐渐形成;经济性层面,随着储能更多地参与到能量、辅助服务、容量等电力市场,有助于储能实现多重应用价值和收益叠加,缩短投资回报周期,积极推动储能的商业化应用。

阅读下一篇文章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