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网

太阳能光伏行业
领先的资讯
当前位置: 光伏产业网 » 资讯 » 储能 » 正文

2017年中国储能行业发展趋势 储能渐成新生力量

核心提示:回顾2016年,从国家宏观政策层面上看,储能正在以越来越高的频率进入到国家能源和电力行业发展规划中,特别是最近发布的电力、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都将推动储能技术示范应用列为“十三五”的主要任务,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大容量和分布式储能技术的示范应用和推广。

回顾2016年,从国家宏观政策层面上看,储能正在以越来越高的频率进入到国家能源和电力行业发展规划中,特别是最近发布的电力、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都将推动储能技术示范应用列为“十三五”的主要任务,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大容量和分布式储能技术的示范应用和推广。

  驶入商业发展快车道 储能渐成清洁能源新生力量
 
  储能应用贯穿于电力系统发、输、配、用等各个环节,其中调频、调峰、延缓输配电扩容升级、备用电源、削峰填谷、电费管理等都是目前储能最具市场价值的一些应用。近年来全球储能市场稳步前行,回顾2016年,北美、欧洲、亚太等全球主要储能市场蓬勃发展,英国、澳大利亚、印度市场日益活跃。
 
  经过2016年深度酝酿,进入2017年,在政策支持逐步明朗的背景下,不少企业开始加大力度布局,开拓储能市场,进一步探索具有盈利性的商业模式。在“十三五”期间,储能产业有望保持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态势,突破商业化应用的门槛,实现系统的多重价值,成为支撑能源革命、建设我国低碳绿色生态系统的新生力量。
 
  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高级研究经理李岱昕介绍,储能的应用领域包括电力输配、电力需求侧管理、电动汽车、分布式发电和微网、电力辅助服务、可再生能源发电等。目前,北美、亚欧、亚太市场为储能主要应用市场,英国、澳大利亚和印度市场日益活跃。
 
  2016—2021年中国储能电池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表明,中国储能市场发展起始于2010年,在过去的2016年里,储能应用领域更加明晰,储能项目规划量大增,储能厂商、用户单位和投融资机构联手积极拓展储能的应用市场,探索储能的多种应用模式,大力推动储能的商业化应用。
 
  截至目前,中国储能市场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技术验证阶段(2000—2010年),主要是开展基础研发和技术验证示范。二是示范应用阶段(2011—2015年),通过示范项目开展,储能技术性能快速提升、应用模式不断清晰,应用价值被广泛认可。三是商业化初期(2016—2020年),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市场机制逐渐理顺、多领域融合渗透,中国储能项目装机规模快速增加、商业模式逐渐建立。
 
  进入2017年,储能产业有望迎来爆发。有数据显示,近五年,全球储能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3%,预计未来十年我国储能市场的容量将达到1000亿美元。“近水楼台先得月”,南都电源、杉杉股份、国轩高科、雄韬股份、猛狮科技等一众电池企业纷纷在储能领域加紧布局。
 
  储能应用前景广阔,未来将为我国经济增长、绿色能源发展创造巨大的价值,但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产业,现阶段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中科招商熊斌博士分析认为,储能市场之所以尚未爆发,一是受限于成本,盈利空间较为薄弱,加上之前锂电池厂家的产能有限,面对有较高价格承受能力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储能行业的发展动力不足;二是政策不明朗,储能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峰谷调节,需要解决售电端的制度障碍,而之前电改一直进展缓慢,影响了储能市场的发展。
 
  还有不少业内人士分析,从国内现有政策趋势来看,由于储能的商业模式尚不清晰,短期内难以出台“具体的、普惠的”财政补贴政策。
 
  另外一些业内人士则表示,2016年下半年起政策频繁出台,2017年会有更明确的补贴政策,储能已处在市场爆发的前夜,2017年、2018年一定是其市场争夺激烈的时期。
 
  2016年6月国家能源局正式出台的《关于促进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加速了这一市场的形成。日前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明确,推动储能技术示范应用是主要任务之一,同时致力于解决“弃风限电”问题,保证实现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的目标。
 
  未来,我国的能源变革、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和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都将给储能产业创造巨大的市场商机,储能技术的发展优化也将更贴近市场和用户的需求。技术经济性的提升、应用市场机制和定价体系的完善都是未来的工作重点,而最亟待解决的是需要各方合力为储能产业探索和挖掘多个可实现商业盈利的市场,实现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综合来看,储能产业正在朝着商业化方向快速迈进。技术层面,储能技术成本快速下降、性能大幅提升;政策层面,储能产业政策支撑体系日趋完善;市场层面,支撑储能应用的电力市场环境逐渐形成;经济性层面,随着储能更多地参与到能量、辅助服务、容量等电力市场,有助于储能实现多重应用价值和收益叠加,缩短投资回报周期,积极推动储能的商业化应用。

阅读下一篇文章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