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网

太阳能光伏行业
领先的资讯
当前位置: 光伏产业网 » 资讯 » 光伏要闻 » 正文

产值近400亿,这座中国中东部的县城,何以剑指『中国光伏第一县』!

核心提示:前段时间,县城文学席卷网络。这片介于县与城之间的广袤土地,滋养了无数年轻人,却又因被贴上了破败老旧的标签,生出几份不甘与
前段时间,“县城文学”席卷网络。这片介于“县”与“城”之间的广袤土地,滋养了无数年轻人,却又因被贴上了“破败老旧”的标签,生出几份不甘与落寞。
 
然而县城的突围,早已开始。不论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还是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的“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都赋予了县城新的使命与责任。
 
城市“向东发展”,趋势亦然形成。展开安徽的县域经济地图,有这样一座县城:其位居省会合肥东边,有“吴楚要冲,包公故里”之美誉,是合肥东向对接沪苏浙的“桥头堡”,展示合肥城市形象的“东大门”,合肥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地”,是全国百强县榜单的常青树——肥东。近年来,肥东县更是把光伏产业作为首位产业,持续延链补链强链,打造“全国光伏第一县”。
 
发展优势
 
发展光伏,肥东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作为合肥融入长三角、对接沪苏浙的桥头堡和长三角连接中西部的“必经地”,肥东县具有重要的战略节点作用。
 
正如合肥协鑫集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所说,“肥东是长三角区域内要素比较齐全的地区,有资源要素如土地、人才,物流,经济要素如资金、股权投资等。”
 
乘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东风,肥东县光伏产业快速壮大的背后,必然离不开一系列政策的支持。
 
2010年以来,合肥市政府始终将先进光伏及新型储能产业集群作为制造业的核心方向重点推进,历经“欧美双反”与“531”两次行业动荡,依然坚定支持光伏这一“朝阳产业”。
 
2013年,合肥在国内城市中最早一批出台光伏专项政策(《关于加快光伏推广应用促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度电补贴、光伏项目扶贫等经验全国首创。
 
根据《“十四五”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合肥光伏产业的规划总体空间布局为“一核两区”,即基于“1+2”的总体空间布局结构。这其中,肥东县处于引领位置。
 
 
微信图片_20240611101118
 
 
而着眼于肥东县自身,其在2016年提出实施“产业强县”战略,通过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并打造优势产业链和优势产业集群,加速产业迈向中高端,形成竞争新优势。而这一新优势,正是以光伏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求“光”若渴
 
16年前,中南光电在县政府的支持下,成为当地第一家生产光伏组件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点燃了这片土地上光伏发展的星星之火。
 
地方招商哪家强,合肥一定处于第一梯队,这座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的城市,近几年更是被网友冠上了“中国最牛风投城市”的称号。
 
作为合肥的下辖县,肥东也毫不逊色,敏锐地抓住了光伏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引进了协鑫集成、晶科能源两大世界级光伏企业。2020年3月,协鑫集成正式落户肥东,投资180亿元建设年产60GW超级光伏组件及配套产业基地项目;此后不久,又一个光伏巨无霸项目落户肥东——安徽晶科年产32GW光伏产品生产线项目,总投资200亿元,达产后年产值450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8000个。
 
可以说,肥东剑指『中国光伏第一县』,底气便是源于协鑫集成和晶科能源的入驻。
 
微信图片_20240611101124
图:坐落在肥东县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的协鑫集成合肥高效组件生产基地的生产车间
 
去年5月,肥东县与清电集团签署项目合作协议,总投资100亿元的清电集团光伏总部暨光伏产业链项目正式落户肥东,成为肥东县招引的首个新能源光伏行业独角兽企业。
 
微信图片_20240611101130
清电光伏科技安徽清电硅业有限公司效果图。
 
目前,肥东县光伏“当家产业”产值近400亿元,两年连迈3个百亿台阶,近3年每年签约落地一个投资100亿元以上光伏产业项目,带动落地明冠新材、回天新材等光伏产业链项目17个、总投资366亿元,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国家工信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企业3家,初步形成了涵盖“原材料及设备+电池组件+应用领域”的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正在打造千亿级产业规模,朝“全国光伏第一县”的目标加速迈进。
 
梦想不负“追光人”
 
作为全国著名“光伏第一县”,肥东县通过“渔光互补”、“光伏下乡”等方式,推动光伏产业发展全面开花。
 
如果你站在肥东县蒋集水库岸边远远望去,你将会看到湖面波光粼粼、一望无际,一块块湛蓝色的光伏面板如同风帆般伫立于湖面上。
 
微信图片_20240611101134
肥东县古城镇蒋集水库5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电站一期工程。来源:合肥日报
 
利用水库1500亩水面优质资源,当地建设了这座有12万块光伏面板、容量达50兆瓦、年均发电量达7000万千瓦时以上的“渔光互补”光伏电站。“与同等发电量的火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41万吨左右,减排二氧化碳4万吨以上。”
 
如果你站在肥东县八斗镇的绿色田野之间,你又会看到一个个湛蓝色中型光伏电站散布在阳光下。这是一个多月前,正式并网的220千伏晶斗光伏电站一期项目。该项目将闲置坑塘群变身“聚光盆”,在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同时,推动了当地清洁能源开发利用。
 
微信图片_20240611101139
 
写在最后
 
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从来都不存在统一公式。
 
十余年的时间,肥东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年轻农业县,演绎桑田沧海的蝶变,一跃成为全国百强县,甚至剑指“中国光伏第一县”,彰显着肥东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战略蓝图的决心与信心。

阅读下一篇文章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