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网

太阳能光伏行业
领先的资讯
当前位置: 光伏产业网 » 资讯 » 光伏要闻 » 正文

30GW项目开工,光伏人对沙漠动手了!

核心提示:“光伏”+“治沙”,这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正在变为现实。
 长河落日,大漠驼影,古人眼中的沙漠,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
 
金戈铁马,沙海驰骋,今天看到的沙漠,是“戈壁成瀚海,光伏筑绿洲”。
 
漫天黄沙之中,150多台大型推土机梯次排开,横纵往返推沙开路。
 
如此壮观的一幕,发生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三峡蒙能新能源基地的施工现场。
 
作为国家“沙戈荒”首批首个项目,该基地去年12月已经实现了100万千瓦的光伏装机全容量并网。
 
今年5月,这里又开始了新一轮场平工作,待这些沙土成为“平地”后,工人们就要开始安装数十万个桩腿以及上百万块光伏板了。不久的将来,这片漫漫沙海之上,将涌现出一片深蓝色的“光伏海洋”。
 
 
在“死亡之海”里修建“光伏长城”,从此让“沙土”变为“沙金”,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此争相报道,网友们大为赞叹:“太震撼了!了不起!”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在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27.4%,防治荒漠化刻不容缓。
 
另一边,在“双碳”战略背景下,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光伏治沙应运而生,并先后在内蒙古、新疆等地取得显著成效,成为荒漠化防治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
 
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做大做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是内蒙古发展的重中之重。
 
十四五期间,内蒙古共规划了21.4GW光伏治沙项目;2030年将达到89GW。借光治沙已经成为内蒙古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必答题。
 
进入2024年,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今年7月,新疆地区光伏治沙项目集中开工,据光伏产业网不完全统计,仅上半年开工的光伏治沙项目总规模就达到了30GW。
 
“沙戈荒”里来淘金?
 
“沙戈荒”,顾名思义,就是沙漠、戈壁和荒漠的简称。植被稀疏、人烟稀少、沙土飞扬、气候恶劣,沙漠通常被人们称为“死亡之海”,那么怎么突然成了新能源的福地?实际上,“沙戈荒”地区虽然给人类生存带来了挑战,却是实实在在的能源绿洲。该类地区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拥有大片生态红线区以外的未利用土地,国土空间资源丰富。据测算,如果我国荒漠化面积的1%用于新能源发电,其装机容量将超过目前我国发电总装机容量。
 
 
不仅如此,光伏组件在沙漠中大规模安装,还可以为地表遮光挡风,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有效降低风速。以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为例,该项目建成后,可修复10万亩沙漠,年均减少向黄河输沙200万吨,将有效构筑生态安全屏障,保障黄河上游和京津冀区域生态安全。
 
然而,生活在沙漠周遭的人们而言,仅仅只是减少几吨煤炭燃烧和二氧化碳排放远远不够,只有充分发挥沙区光照、土地优势,才能真正解决水缺地贫、生态脆弱、人口外流等问题。
 
“猪上房、羊跳墙、地不打粮、沙子埋房。”短短十几个字,道出了眼下沙逼人退的无奈现象。
 
好在有光伏发电,在茫茫大漠里创造了“绿色奇迹”。
 
“以前治沙是在沙里求生,现在要在沙里淘金。”当地人如此说道。
 
“沙戈荒”里来淘金?
 
光伏治沙的经济效益:一块光伏板,兼职“三份工”
 
板上:双玻组件实现板上双面发电,可增加发电量5%—10%;
 
板下:通过种植优质牧草防护固沙,种植四翅滨藜、甘草、马铃薯等经济性作物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实现防沙治沙、生态修复、治沙改土、带动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
 
板间:通过先养鸡后养羊,实现鸡粪还田、优质灌草全覆盖治沙、养殖畜禽带动现代牧业产业发展。
 
国家林草局荒漠司副司长胡培兴曾表示,防沙止漠意义重大,光伏治沙作为治沙新模式,潜力巨大,经初步调研算,每亩在沙漠不毛之地每年产值有1.06万元,这是很大的一个产业。
 
据悉,库布其光伏治沙项目建设之时就有力带动了地方经济和农牧民就业。项目建设期间,吸纳超过1000人次农牧民就业。运营期间,项目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的乡村振兴互助模式,预计每年可稳定吸纳500人次从事组建清洗、板下农作物种植管护、牧业养殖等工作。
 
黄+蓝=绿
 
“光伏”+“治沙”,这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正在变为现实。
 
随着政策的深入实施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某一天,脚下的沙漠,或许能够变成真正的“经济绿洲”。

阅读下一篇文章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