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市场与技术资源向分布式光伏倾斜,国家在政策制定上也更倾向于分布式光伏。为光伏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十分积极的成长环境,同时为产业延伸到用户创造了有利条件。

“光伏+水务”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水务厂闲置空间发展分布式发电,让水务和光伏结合在一起。”目前已经有建成多个项目先例,下图为某光伏水务现场工人在对光伏发电组件进行维护工作。

二十一世纪被称为“水的世纪”。水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已日益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都把水问题提到重要位置,自2003年确立以特许经营制度为核心的水务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水务市场已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格局:一是投资主体多元化;二是运营主体企业化;三是经营模式多元化。在此背景下,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使水务企业得到迅速壮大,形成了一大批规模庞大、实力雄厚、技术先进、产业链完备的企业,这一点区别于一般工商业企业投资。
“光伏+水务”相对于“光伏+工商业屋顶”具体有如下优点:
在运行及设计年限上,政府规定水务特许权经营期限20年,而对光伏行业,设计年限为25年,0.42元/度补贴为20年,形成了亲密无间的联姻,而工商业屋顶运行年限具有很大不确定性、风险性。
目前在光伏支架上,一些厂家及设计院采用自己的专利对光伏水务进行优化,减少钢材数量,降低工程造价成本。
在并网技术上,一般的水务厂都配有双电源系统,电源比较稳定,高压系统一般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且有自己的监控后台,这是一般工业、商业厂房无法比拟的。
在用电负荷上,水务厂的负荷基本上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而光伏发电又恰在负荷用电的高峰,每天发电量基本够水厂白天的用电,自发自用率逾在90%以上,在财政补贴方面,国家电网公司率先推出了光伏云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做补贴结算,山东省已经有首例收到光伏发电电费及补贴,提升了分布式结算的速度,已逐步实现了按季度及时支付,随着云平台的不断完善,构建开放共享的分布式光伏能源互联网体系指日可待。
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四新的不断技术深耕,方案优化,光伏水务会迎来新的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