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绿证的下发拉开了我国在清洁能源领域推广“绿证”的序幕,在绿证推广中,我国显然是个呱呱坠地的新生儿,如何高质量高效率的推广“绿证”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难题,为了在“绿证”推广中少走弯路,亦为了更好的找到适合我国“绿证”推广的道路,让我们不妨把眼光投向国外,看看那些有经验的国家都是如何推广“绿证”的。
众所周知,绿证是国家对发电企业每兆瓦时非水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颁发的具有唯一代码标识的电子凭证,由独立的第三方颁发。绿证的购买方,实际上是获得了声明权,即宣称自身使用了绿色能源。绿证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近十几年来国际通行的做法。荷兰早在2001年率先开展绿证交易,随后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均实行了绿证交易。国际上,绿证交易制度通常是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配套政策,例如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美国的部分州,售电企业遵照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规定,在销售电量的同时购买一定比例的绿证,与可再生能源配额义务相配套的绿证交易称为强制配额交易。除承担配额义务的主体外,任何企业和社会公众也可自愿认购绿证,作为消费绿色电力、支持绿色电力发展的证明,这种交易行为就称为绿证的自愿认购。在世界范围内,绿证自愿认购市场的建立是更为广泛的,并且可以独立存在或者与强制配额市场并存。
具体到我国国情,当前试行绿证自愿认购交易很有必要。首先,大力发展绿色电力势在必行。我国已承诺,到2020年实现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15%的目标。为此,迫切需要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等绿色电力。其次,现行新能源电价体制越来越难以适应绿色电力的发展。目前,我国对新能源实行“燃煤机组标杆电价+财政补贴”的固定上网电价机制,财政补贴部分等效用于支付新能源的环境效益。然而,这套电价补贴政策正在面临诸多挑战。一是补贴资金缺口逐步加大,二是电力市场改革倒逼新能源上网电价机制调整,迫切需要在电力市场环境下给新能源的补贴部分提供一个市场化的风险对冲手段。最后,先行试点绿证自愿认购交易有利于为强制配额交易奠定基础。绿证一方面可以补充财政补贴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绿证强制配额交易积累证书核发、交易组织、资金监管等工作经验,为未来可再生能源强制配额交易奠定工作基础。
我国的绿证自愿认购将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开展。届时,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自然人等均可以在全国绿证自愿认购平台上注册账户并认购绿证。绿证自愿认购主要采用挂牌出售形式,类似于电商购物,非常便于社会公众使用。
绿证认购采取以出售绿证数量冲抵补贴电量的方法,发电企业出售绿证后,相应的电量不再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的补贴。未出售绿证对应的电量部分仍享受原有补贴。
绿证的价格基本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各国价格差异较大。比如英国绿证价格较高,2016年单价达到约370元;而美国由于对可再生能源还有额外的资源税补贴,绿证价格相对较低。
结合我国国情,一方面要考虑与现行国家补贴衔接,发电企业可以通过绿证收益补足成本;另一方面绿证单价不宜过高,以便于在推广初期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公众参与交易。因此,我国的绿证价格仍考虑以市场定价为基础,但不高于相应的国家补贴标准。
目前,我国的绿证市场才刚刚建立,除了相关的宣传、激励以外,还应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逐渐加强绿证的国际化认可,实现国际化通行。
国际上,绿证自愿认购开展最好的是美国,目前美国绿证有1/3是在自愿认购市场上消费的。我们相信,随着政策宣传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全社会对绿证逐步认同,我国绿证自愿认购市场前景将非常广阔。自愿认购市场的成功开展,也必将为下一步基于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绿证强制交易推行奠定良好的舆论基础,并积累必要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力量。
面对如此广阔的绿证市场,不得不问“绿证,你自愿认购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