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网

太阳能光伏行业
领先的资讯
当前位置: 光伏产业网 » 资讯 » 光伏市场 » 正文

光伏返欧五大市场预判:装机增长将在2019上半年显现、大陆产能占比有望达到80%以上、押注多元化成企业突围重要手段!

核心提示:欧洲大门重新开放之后,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欧洲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应用市场(年新增装机曾占全球30%),也曾是中国光伏最为重要的市场,最高的时候,占到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额的90%,“双反”前的2011年,中国仍有将近70%的光伏产品出口至欧洲。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光伏产业出口几乎就是为欧洲市场量身订制的。“双反”终止,欧盟市场必将对价廉物美的中国光伏产品产生更大的需求;同时,欧盟对光伏的支持态度,以及消除贸易壁垒的做法将在全球范围产生示范效应。
  
  那么,欧洲大门重新开放之后,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未来几年,中国光伏企业要重返欧洲,将面临怎样的新形势?在收复欧洲市场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障碍?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欧洲的新政又会在什么时候显现出对中国光伏的巨大影响?
  
  取消双反带来的第一波大单
  
  对于欧盟取消双反的作用,业内专家认为,自由贸易并不意味着欧洲市场门槛降低,光伏企业应加强行业自律,避免一拥而上,恶性低价竞争。另外,全球光伏市场呈去中心化态势,光伏企业出海策略需进一步优化,布局多元化市场,性价比高和性能可靠的产品会有更多机会。
  
  对于个别企业而言,欧盟取消双反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短短几天,东方日升的欧洲团队就成功拿下多个大单。受欧盟最低价格承诺、反规避措施等的限制,东方日升在欧洲市场的份额长期受到抑制,除少数高端客户外,基本被隔离于欧洲市场。然而五年来,这家宁波的光伏龙头从未放弃对欧洲市场的培育和维持,通过在德国、瑞士和西班牙组建的多个销售小组,持续维系客户,并以EPC(设计、采购、施工)总包的方式强化品牌,为带动组件重返欧洲打下基础。
  
  东方日升负责人说,就产品准备看,近期在江苏、常州和浙江义乌的新增产能,都是效率高、质量好的尖端产品,在成本和性能方面都有优势,可以作为供应欧洲市场的适销品。在产品和营销“两条腿走路”的长期准备下,东方日升将全力以赴争取欧洲市场重新开放所赋予的机会。
  
  双反之前中国光伏能够在欧盟市场取得巨大成功并非偶然,现在,德国市场对中国光伏产品仍然高度认可。今年6月,在德国慕尼黑IntersolarEurope展会中,很多合作十年以上的德国老客户陆续回访,称尤利卡高品质的组件产品安装十年,没出任何问题。这说明尤利卡多年来坚持的高价、高品质、高稳定性能路线,获得了欧洲客户的高度认可。经历了欧洲双反的洗礼后,这些客户就是中国光伏企业重新进军欧洲市场的‘活广告’。
  
  天合光能将向西班牙穆尔西亚省一座太阳能光伏电站供应49.6万片SPLITMAX切半组件,达167兆瓦组件。该电站总规模为500兆瓦,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项目计划于2019年年底投入运营,届时将成为欧洲最大的光伏电站。
  
  天合光能欧洲销售负责人GonzalodeViña表示:“尽管西班牙光伏市场的发展近几年处于几乎停滞的状态,但是这一商业案例证明了太阳能光伏技术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依然具有竞争力。”
  
  东方日升西班牙总装机规模达到12MW的项目供应总计6MW的325W高效组件产品。东方日升表示:“与亚非等新兴光伏市场相比,欧洲市场在产业政策、项目融资等各方面都更为成熟。同时,为了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包括西班牙在内的欧洲市场都制定了多项鼓励性举措。
  
  美能得(Amerisolar)报道说,其中国组件的高效率及更好的价格将为其在欧洲的分销商及投资机构带来更好的利润空间和投资回报率,美能得同时说,其中国工厂生产的组件的技术和质量标准与美国生产的产品保持了完全一致。
  
  随着进口限制解除,长远而言交付欧洲的中国光伏产品将会因为价格下降而增加。专家认为2018年第四季欧洲光伏装机不会明显增加,因为当地运营商在2018年底前没有足够时间获取更多光伏发电项目的场地和审批。相信对装机增长的刺激作用最快要到2019年上半年才能显现。
  
  刺激作用在2019年上半年显现
  
  欧盟取消双反,欧洲市场的光伏组件价格马上下降,几周之间,欧洲组件的新合约价格下降30%。对项目开发商和EPC而言,这意味着即刻降低项目系统的总成本以及相应的LCOE,并提高已签约项目的利润率。光伏产品对价格高度敏感,欧洲取消MIP后,欧洲市场将会迎来大幅度的爆发,而且欧洲将会是率先迎来配合储能爆发的光伏市场,形成未来全球光伏+储能格局的雏形。
  
  欧洲市场整体分析,今年上半年出往欧洲的组件均价是36欧分,而现在降低到了23欧分,降幅约30%。明年的这个时期欧洲光伏组件的价格自身会下滑35%以上,与此同时,欧洲的单多晶占比也会发生变化,由于欧洲之前对自己本土的单晶势力产能过分保护,对单晶组件的MIP限价偏高,使得之前欧洲市场主要以多晶组件为主,而取消MIP以后,这一个单多晶对比会发生逆转,会以单晶为主。
  
  随着进口限制解除,长远而言交付欧洲的中国光伏产品将会因为价格下降而增加。专家认为2018年第四季欧洲光伏装机不会明显增加,因为当地运营商在2018年底前没有足够时间获取更多光伏发电项目的场地和审批。相信对装机增长的刺激作用最快要到2019年上半年才能显现。根据我们预测,欧盟太阳能光伏装机在2017年累计89吉瓦之上,将于2018年增加7吉瓦,2019-20年再增加14-16吉瓦,主要由于项目经济效益改善和欧洲鼓励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我们预期中国进口组件价格下降可以大大改善欧洲光伏项目回报。加上欧洲国家提出2020年新能源消费占比增长目标,欧洲光伏装机爬坡可望局部抵消印度反倾销措施对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影响。
  
  预计几年之后中国光伏产品的欧洲市场占比将增加至25%(2017年为16%),其中隆基应会是今次进口限制解除的主要得益者,因为之前公司将重点转移至海外市场,预测2018年海外组件销售占比将增加至30%(估计2017年为10%)。
  
  欧洲市场是一个人力成本高的市场,而人力高成本的地区,一般都是对应高BOS成本(BalanceofSystem,指除了光伏组件以外的系统成本,主要由逆变器、支架、电缆等主要设备成本,以及土建、安装工程、项目设计、工程验收和前期相关费用等部分构成)的,而高BOS成本一般就会青睐高效率的组件。
  
  就效率提升这一方面,欧洲市场将会由2017年的270W组件为主流提升到2019年的310W组件为主流,高功率其实又会使得系统造价成本降低20%,综合来看欧洲在取消MIP双反以后,综合光伏发电成本降低30%以上是有可能的。
  
  今年根据已经发生了的光伏装机数据,我们有理由相信,欧洲市场在沉寂多年以后,在今年又将重新突破10GW的装机量大关,对于2018年欧洲市场的需求我们可以大胆乐观一些,目前我预估会达到15GW的量级。欧洲市场将会成为一个脱离补贴的、真正的成长性市场,而没有补贴扰动,光伏组件降价就会刺激欧洲市场的需求向上,直到电网的制约出现。
  
  虽然太阳能覆盖了今天欧洲电力需求的约5%,但其贡献可能很容易到2030年增加到15%,每年新装光伏容量只需20吉瓦左右。与太阳能部署相关的一个主要趋势是与电池储能的共存。储能增加灵活性并允许增加太阳能PV的系统集成。共存的储能技术可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并超越,因为它不仅提供了灵活性,还带来了经济优势,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并有助于环境。
  
  欧洲市场上大陆产能占比
  
  有望达到80%以上
  
  欧盟取消双反后,欧洲光伏市场需求会成倍增长。那么欧盟新政实施后,对世界各地光伏供应商在欧洲市场上的竞争力量对比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简单说,欧盟取消双反,使光伏组件价格大幅度降低,有利于产品价格低的供应商,不利于产品价格高的供应商。
  
  欧盟取消双反,最大的受益者是欧洲地区的电站运营商。MIP从创立之初协议价格是56欧分,2016年是46欧分,到2017年9月是37欧分,在到现在取消双反以后,价格直线下降到23欧分,甚至已出现19欧分的价格,这会使欧洲地区的电站运营商节省大量成本。
  
  第二大受益者中国大陆的光伏组件生产商,这些生产商的产品成本是全球最低的,这些产能之前面对高昂关税或者是过高的MIP承诺价格,而且这些企业没有海外无双反地区的产能布局,使得这些企业难以进入欧洲市场,但是伴随着双反的取消,这些国内的产能例如隆基、阿特斯、通威、东方日升、爱康等代表的新势力将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中国大陆地区的产能将会对全世界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产能造成严重的冲击,海外地区的那些成本偏高的产能损失最大,这里面台湾地区最为典型,新日光4.2GW、昱晶2.2GW、茂迪2.1GW,仅这三家就合计8.5GW。
  
  韩国光伏企业也会受到很大损失,韩华太阳能面临的挑战最为严峻,韩华最近一季度的财报由于汇率问题亏损三千万美金,但是苦日子可能只是刚刚开始,韩华太阳能产能的区位布局并不是十分理想,约有6GW的电池产能和组件产能在韩国以及东南亚其他国家,这些产能需要使用大陆地区的硅片,但是国内硅片供给到海外成本也会高一些。这主要是因为国内硅片对外供给的出口退税问题:硅片出口,只要16%的增值税,但是退回来只有13%,组件则不会有这样的出口退税的问题,组件出口要交16%的增值税,海关又把16%的增值税完全退回。上游硅片环节有这样的出口退税差,使得海外依靠大陆硅片供给的产能,面临成本上的挑战。
  
  这张图代表着海外电池产能的分布,这里面也能体现出最受损的几个地区的产能。海外产能正在遭受着量减和降价的双重打击,东南亚地区的海外产能将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分析东南亚地区的供给结构,这个趋势将更加明显。当前欧洲市场的光伏供给结构,欧洲自己生产约20%的组件,大陆承担双反的情况下依然有着10%的市场份额,剩余的有70%是产自东南亚,就是说在9月3日以前东南亚在欧洲市场的产能占比是70%。但是根据我们的预判,到明年的此时,大陆的产能占比将会取代当前东南亚的位置,甚至占比可能会更高达到80%以上,所以说这对国内的产能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低利润的空旷大市场
  
  双反政策解除后,中国光伏企业重返欧洲已是必然。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喜中有忧的是,531新政之后,整个光伏行业面临阵痛,会使一些企业的返欧步伐放缓。
  
  回顾过去光伏的发展历程,产能过剩是一直存在的问题,也是容易“一击致命”的薄弱点。2013年,欧盟对中国光伏进行“双反”,造成中国光伏行业寒冬,这种困局其实和之前几年光伏行业无序竞争与产能跃进有密切联系。“531新政”也是对产能过剩、依靠补贴的大跃进式增长的强行修正。
  
  可见以往出现的低价竞争问题与国内企业处于野蛮生长阶段有关,需要成长学习的过程。有人担心,欧盟市场的重新开放会引发空前的价格战,若干个月之后,是否会招致第二轮的双反。所以,有消息指出,近期,国家层面将组织光伏企业进行闭门会议,提前预防蜂拥而上和低价竞争。
  
  此外,进入2019年后,由于金融机构将普遍审视2018年的报表,故而在全行业糟糕的报表下,将大概率的出现大规模的银行抽贷,这也许会影响某些企业的入欧进程。
  
  从欧洲市场来看,随着欧洲MIP结束,欧洲组件价格迅速走低,并持续带动当地成交价格下修趋势,硅片、电池片与组件价格全线下跌。MIP终止等于宣布了欧洲市场未来电池片、组件价格将几乎等同于其他市场,台湾地区及部分东南亚等价格降幅有限的厂家逐渐流失欧洲订单,开工率也陆续开始下调。可见欧洲终止最低进口价格协议后,对周边国家、中国企业、产品价格及供应的影响会持续扩散,还会产生一些后续反应。
  
  专家认为,欧盟终结最低进口价格会产生如下的预期影响。从中国一类商品的交叉利润率来看,这些制造商现在能够在中国(而不是越南)为欧盟生产产品,每瓦特价格应会下降约2美分,这会让公司重新实现盈利;这还意味着欧盟太阳能项目的资本性支出会进一步减少,从而让多个地区的项目更接近电网平价。开发商和独立发电厂将从中受益,而非中国制造商;这是欧盟向市场发出的一个重要信号:以新能源项目为基础,欧盟正在向一体化、价格合理的能源市场发展。中也许意味着,中国光伏重返欧洲所获得的或许会是一个低利润或无利润的大市场。
  
  监管和立法方面的因素会影响欧盟太阳能发展。与其说欧盟当下面临着监管框架的挑战;电网消纳能力匮乏以及授权流程复杂耗时也是欧盟太阳能发展的障碍。欧盟各成员国对太阳能发电的立法和监管方式千差万别,这构成了太阳能行业快速增长的一项障碍。
  
  在这方面,不同国家有具体困难。比如在希腊,首先是建立企业环节较多,耗时较长。其与投资相关的各项政府职能分散在各个部门,缺乏为外资服务的专门机构和有效的协调机制,投资管理部门之间协调难度较大。各种审批许可使企业无形成本上升。第二,希腊某些政策调整幅度较大,不可预见性强,影响到中资企业的正常发展。如希腊政府曾于2006年6月出台新的可再生能源法案,大幅提升光伏上网电价,但随着光伏产业出现爆发性增长,希腊政府出台光伏新政策,大幅下调光伏上网电价补贴率,并开始对可再生能源电站征收名目繁多的税种,这其中一些特别税还具有可追溯性。此外还有难民问题、用工问题、征地问题等。
  
  分享技术红利合作更加立体
  
  产能过剩、低价竞争一直是光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问题的背后,是技术的竞争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就在同一天,在上海举行的亚洲太阳能光伏合作论坛上,多家企业强调通过技术驱动光伏发展。
  
  也有光伏企业担心欧盟市场的重新开放会引发空前的价格战,若干时间之后,是否会招致第二轮的双反,也未可知。实际上,全球光伏市场正呈“去中心化”态势,新兴市场的增长正在加快。随着发电成本下降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开始使用光伏。从长远来看,新兴国家市场才应该更被关注。
  
  “因此,多条腿走路,在收复欧洲市场的同时,不放弃对全球市场的均衡开拓和协调发展。”相关专家建议,除此之外,企业应提前布局,在重点市场做好产能落地或完善供应链,同时设法创新业务模式,通过技术、管理输出和供应链增值等方式,获取更多的利润空间。
  
  欧盟双反取消,欧洲光伏市场渐渐升温,但也应看到,在新一轮光伏入欧过程中,技术和价格已经今非昔比,欧洲市场会更重视技术的更新换代。中国531新政的深刻影响开始逐渐显现,顺应市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是必然之举。“对技术领先、自有品牌的光伏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以便保存发展成果”,这已成为各界的共识,也有利于中国光伏在欧洲市场取得新成功。
  
  中国光伏产品重新回归欧盟视野,实际上与本身的技术进步也有关系。在“双反”期间,中国企业拥有反复谈判争取来的出口配额,却因企业产品的品质竞争力不足,而不能消化这些配额。这几年的努力,光伏企业技术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中国企业现在在光伏技术和产能上都属于全球领先的水平,并不只是产能大。

阅读下一篇文章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