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第三季金级报告指出,2018年全球光伏并网量约为95GW,但因中国大陆2017年已预先装机,美国则因201条款而有大量备货,因此全年实际的产品拉货需求仅约86GW。然而,今年电池与组件的产能预估将双双接近150GW,明显供过于求。此外,第三季因印度启动防卫性关税(safeguard)、欧洲对中国大陆双反与限价限量协议(MIP)结束等事件,让原先受限的中国大陆制造厂商得以出口至上述地区,导致全球供需流向变化。
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研究经理施顺耀认为,无论在制造端或者电站开发端,大者恒大是必然的趋势,小厂会面临严峻的挑战。台湾地区的“三合一”整并,与部分业者透过裁员来缩减产能都是正确的发展策略,且预期中国大陆业者也会开始采取整并、产能收敛、关厂等因应措施。
施顺耀指出,未来光伏的发展仍须依靠市场需求来带动,需求的变化将影响供需环境以及价格走势,然市场需求与政策息息相关,因此后续各国政策所订定的光伏电力价格,例如各国的FIT定价、电站竞标的价格,乃至于近期业界积极讨论的“市电同价”等,都将成为供应链评估价格趋势的指针。
观察2018年以来中国大陆市场每季的组件价格,从今年第一季到第三季,一般单、多晶组件已分别降低了19.8%和25.5%。以2019年第三季可初步接近市电同价水平所换算的组件价格来看,今年第四季到明年第二季的单、多晶组件价格,还需分别下降2.8%和9.8%,以符合市电同价水平的期待价格,因此供应链各环节势必仍将承受降低成本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