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中建材)生产的“发电玻璃”,又叫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这块“发电玻璃”是在玻璃表面镀上一层4微米厚的碲化镉光电薄膜所形成,一块1.92平方米的特殊玻璃,一年可发电250~260度。从理论上计算,三四千块玻璃产生的电量,相当于一口普通油井一年产油可转化成的发电量,所以又有人叫它“挂在墙上的油田”。
1.92平方米“玻璃”功率250瓦
去年8月,生产线送出第一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碲化镉“发电玻璃”,规格为1.2米×1.6米,面积1.92平方米,重30公斤。
成都中建材总经理助理蒋猛表示,这块“发电玻璃”通过光电转化产生电能,有光就能发电,1.92平方米对应的装机功率是250瓦,弱光下的转换效率也能达到13%。这个转化率虽然弱于晶硅太阳能电池,但比世界上其他的“发电玻璃”效果更稳定、尺寸更大、转化效率更高。
“我们不能叫它电池,它没有储电功能,只是一个发电装置,得叫它发电薄膜。”蒋猛介绍,“发电玻璃”是将普通玻璃从绝缘体变成可发电的建筑材料,还需要通过背后的接线盒收集电能,还得导入逆变器将直流电变为交流电,才能使用。
追溯“发电玻璃”的技术源头,蒋猛提到,技术的来源比较复杂。研发、生产出“发电玻璃”的成都中建材,是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控股公司。2011年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收购了德国CTF Solar公司,加快了薄膜太阳能电池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再加上多地的研发中心、创业团队,以及在成都开展的技术研究,最终形成了目前的生产线。
“建筑商‘出身’,所以当我们介入到新能源产业时,希望能把新能源产品建材化。”蒋猛指着这些“发电玻璃”,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目前光伏的应用市场出现了细分,光伏建筑一体化成为市场的一个爆发点,前景十分广阔。大家都在开拓,我们也正好赶在这个点上。”
成本较高,优先推工业、商用
经过8年的研发,今年4月,世界第一条大面积“发电玻璃”的生产线在成都市双流区正式投产。按照德国工业标准4.0打造,生产线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依靠这条生产线,目前成都中建材“发电玻璃”的产能只有1百兆瓦。蒋猛提到,相比订单的需求量,这个产能远远不够。“我所知道的是,每天的订单排得满满的,公司里没有一点存货。基本上是产品一出货,车就得拉走。”据透露,关于产能扩增,公司计划在全国范围内达到5G瓦,也就是会建设50条生产线,而四川地区计划落地10条生产线。
之所以将两成的产能安排在四川地区,蒋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一个重要的原因,碲是‘发电玻璃’生产中最为稀贵、稀少的原材料,而四川拥有世界唯一以碲为主的碲铋矿床。”再加上四川省对稀有矿产资源的重视和保护,成都中建材决定扎根于此。
与此同时,成都的创业环境和人才优势也让成都中建材决定在蚌埠总部之外开辟新战场。蒋猛提到,四川大学的碲化镉太阳薄膜研究在全国排名第一,在成都设立研究基地、生产线,非常好地对接了优质的人才资源,为生产线技术开发做服务。
据介绍,目前张家口、成都都已经开始有建筑外立面采用“发电玻璃”,代替传统的玻璃幕墙,供给建筑用电。理论上,无论是写字楼建筑还是住房修建,“发电玻璃”都可以实现推广应用。
不过,蒋猛坦言,因为“发电玻璃”系统的度电成本还没降到理想状态,以及民众对其陌生、认知度不高,所以目前“发电玻璃”在工业领域和商业领域的市场相对比较突出,民用领域还需要一个了解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