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单晶拉棒技术正在从多次装料拉晶(RCz)向连续拉晶(CCz)过渡。由于CCz需要高品质颗粒状多晶硅原料,CCz的推广将对中国光伏级多晶硅生产格局产生深远影响。CCz还需要寿命达到500小时的石英坩埚,高品质石英坩埚的国产化也是重要课题。
据业内人士介绍,CCz可有效降低单晶拉棒的时间、坩埚成本和能耗,并且CCz产出晶棒电阻率更加均匀、分布更窄,品质更高。此外,单晶拉棒生产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有利于提高产能,并优化晶体生长过程的一致性。
此前,多家龙头企业已纷纷布局。2018年4月,保利协鑫公告将在云南曲靖建设20GW CCz单晶产能。2018年8月,隆基股份宣布与爱旭太阳能签署CCz高效单晶合作协议。
与此同时,多晶铸锭工艺正在从G6铸锭炉向G7甚至G8技术升级,在大幅增加生产能力的同时,需要持续优化热区、辅助材料、铸造工艺和设备。通过先进成核技术和高纯度坩埚,可提升转换效率,并优化电阻率分布。通过降低位错密度、氧含量和更窄的电阻率,也可以提升电池效率。其中,铸锭环节掺镓可有效解决多晶PERC电池的光衰问题。
铸锭类单晶兼具少子寿命高、位错密度低和低成本等优势,是硅晶体制造的重要发展方向,保利协鑫已于2018年开始接受铸锭单晶硅片的订单。此外,直接硅片技术具有更低的硅耗和能耗,2018年用直接硅片生产的高效电池平均效率已达20.5%,也引起光伏行业的普遍关注。N型单晶电池具有少子寿命高、对金属杂质容忍度高、光衰小等优势,N型单晶生产技术也值得重视。